第405章 《论时政疏》和《陈六事疏》(第2页)

 张居正并未入阁,而如今的内阁成员主要是严嵩、徐阶等人。

 于是,他传唤人前来,想要找出《论时政疏》。

 而在万历年间。

 张居正早已身居高位。

 此时,他不禁回想起了《论时政疏》这道奏疏。

 那是他在嘉靖年间呈上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奏疏。

 奏章呈上去之后,他就开始等待回复。

 他满怀期待,本以为自己的奏疏能一针见血直击大明要害,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

 然而,奏疏却如同石沉大海,未激起一丝波澜。

 他这才意识到,他人微言轻。

 彼时的他,资历尚浅,言谈举止皆不够老成。

 这道奏疏亦是不痛不痒,只是试探性的上疏。

 既没有将矛头指向嘉靖皇帝,也没有指向权臣严嵩。

 而且这样的政见,也根本不会引起当时那个政治环境下皇帝的注意。

 所以,他也能理解,此奏疏自然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那以后,他便选择了沉默,不再轻易议论国家大事。

 后来,他与徐阶有了交情,而严嵩依然在朝廷独揽大权,权势滔天。

 庚戌之变暴露了大明朝廷的诸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依旧存在。

 京师武备松弛,常备军不过五万人,还是老弱残兵。

 吏治腐败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供养宗室耗资巨大。

 每年朝廷财政收入的大半都被王室宗亲所消耗,致使国库空虚,官员俸禄微薄,贪腐之风盛行。

 他屡次向徐阶进言,要采取急药医之,迅速根治时弊。

 但是徐阶在面对严嵩时,依然选择退避和忍让。

 终于,三十岁的他对嘉靖一朝失望了。

 他给徐阶留下了一封长信,指责徐阶内抱不群、外欲浑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