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实在不知道取啥名了(二)

“父皇您还真别不信,这确实都在儿臣的掌握之中,虽然不敢说什么决胜千里之外但拿捏一下小小朝鲜还是轻而易举的。”

 朱厚照自信万分,毫不谦虚的回应。

 一个失去民心、盟友且物资匮乏没有属于自己信仰的“王”,莫种程度来说真的没有一点面子可言。

 在这个依旧是以冷兵器为主要武器的时代,战争就是一个复杂元素的集合。

 现在人家这个集合里那没有降成负数都算燕山君牛波一了,就这样的人随便一个有点威望的站起来振臂高呼都能拉起一伙人反抗他。

 更何况是带着大明天朝圣旨到王煜?

 只要那些朝鲜氏族、勋旧还有那么一点血性,这一局就是稳赢的。

 其实要是没有血性问题也不大,因为他们千百年来给强者跪舔的天性决定了,在这自家老大是疯批,大哥大派人来主持大局的局面他们会从心的明白该往哪站队。

 事实上,朱厚照对朝鲜的分析十分到位。

 事实上,历史上的甲子士祸到最后那些勋旧、氏族也确实是站到了一起将燕山君掀翻拥护起了晋城大君为朝鲜新王。

 目前的朝鲜,燕山君还能这么猖狂整的血流成河完全是因为那些个怂蛋还没被逼到最后,同时缺少一个带头反抗燕山君的带头大哥,仅此而已。

 “你就那么有信心?”

 弘治皇帝沉下声,看着朱厚照。

 对朱厚照所言的局势,他也明白,顺着朱厚照的思路往下捋,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是弘治皇帝觉得太过冒险,过于想当然。

 局势是多变的,战争是险恶的。

 这种满目自信想当然的智慧,真的很难给人安全感。

 至少弘治皇帝即便听了朱厚照的分析他也不敢做这种大胆的决定。

 到最终的结果就是礼部下旨申饬,兵部、五军都督府一起拿出个章程讨论要不要出兵维护大明的面子帮小弟解决问题。

 最后一套流程下来,人家燕山君可能已经跟勋旧、氏族打生打死打出狗脑袋来了。

 等这边最终拿定主意,那边可能新君都已经上位然后派使者来告诉大明爸爸说问题已经解决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商讨了半天,大明在其中连个感谢参与都混不到。

 但这显然就不符合朱厚照的预期了。

 这消息都到本宫手中了,本宫都参与进去了你不给本宫吃块肉就算了,还打算让本宫空手而归?

 没这个道理的。

 相较于传统复杂的流程手续,朱厚照更喜欢的是战场上那一套。

 主打一个抓住机会,兵贵神速。

 但且不提和辽东接壤让朝鲜安静稳定下来对日后辽东布局的好处。

 单说这么好的机会不把握住让镇国府旗下商品攻占朝鲜市场那都是吃亏呀。

 再怎么说这也是跟大明接壤的,跟在华夏文明身边被华夏文明影响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小老弟了,往他们那边倾销,基本没什么阻碍。

 这不一个可开拓的市场?

 还有,朝鲜可是大陆上最临近倭奴四岛的地方,要是哪一天打算动倭奴本土了,这条线是一定不能忽视的。

 虽然目前大明备倭新军和五洋捉鳖号等下西洋舰队的实力都在逐渐朝着当初强大而又可怕的郑和舰队靠近,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彻底恢复海上建制。

 但是别忘了当初前元在巅峰时候可也是打过倭奴四岛主意的,结果船都还没到对面的,就被台风制裁了。

 元世祖攻倭未半而中道沉船......

 所以还得留一手,双保险嘛。

 因此,对于朝鲜这么个政治、经济、军事三者未来布局都有所牵扯的地界,朱厚照可不会放过这等插手其中的好机会。

 往日若只是宗主国,那以朝堂文官的尿性,想要真对朝鲜地界插手绝对会被一群自以为是说什么不仁啊,太不符合天朝上国的身份,应该包容不要打仗之类的文官吵吵个不停,形成巨大阻碍。

 但现在对面乱是本宫平的,新王是本宫暗中授予、挑选的人,本宫还需要在明面上跟你们文官扯淡吗?

 当然,这种小心思朱厚照是不会拿出来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