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各方反应(第2页)

 眼看着备倭新军、辽东新军、下西洋舰队等地的同僚们已经逐渐崭露头角开始在战场上肆意宣泄自身的本事,他们就心头痒痒的。

 “老天奶,给点机会吧,孩子真的很想要毕业走上战场走上部队成为真正的尖兵,而不是只在军校里哼哼哈嘿的娃娃兵。”

 有人心中暗暗祈祷许愿。

 倒不是说觉得在军校待着不好。

 平心而论镇国军校的资源和系统化军事学习绝对是这个时代之最,许多底下新军部队中的干部想要一个入学进修的名额都不好拿。

 就像之前的戚景通,要不是有些难言之隐他都不见得能那么早就被批了名额来到西山加入军校。

 军校,可以说是目前大明那数万新军共同的梦想地。

 那为何,里面的人那么想毕业离开呢?

 因为人要有梦想,不能当咸鱼。

 都是年轻气盛的小伙子,谁想要一直纸上谈兵呢,师兄弟都已经打怪升级老久了,你连“新手村”都没出,合适吗?

 你不觉得脸红吗?

 所以,他们虽然在众人都梦寐以求的军校,但一个个都想要努力证明自己接到属于自己的使命任务毕业投入大明军事的实际建设中去。

 但奈何,发展速度有限,新军不可能跟老卫所一般散养着,它的投入是巨大的、漫长的。

 事到如今,也不过是拉起了有限的几支部队而已。

 而每一支部队,需要的军校人才也是有限的。

 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扔到同一个地方去吧。

 显然不合适。

 朱厚照、朱厚炜的打算是每个部队分一定名额的空降干部进行初步建设,其余的则是由部队中训练出来的拔尖选手进行提拔。

 因为空降,威信、对部队的了解程度等等许多东西都是不足的,同时期大量干部空降到脑袋上更是会增加下面部队中的一些不必要麻烦。

 人家努力了半天在争取进步,你直接上来给人家头上扔了个头子把人家努力半天的位置占了,那谁心里会舒服?

 不仅不利于部队建设,还会挫伤将士们的进取心。

 所以空降这种事,都得慎重。

 即便是后续部队建设完全后,所采用的大概率也会是从基层小干部做起的方式,空降这种事会逐渐减少乃至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