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君权神授(第3页)

 “嘿嘿,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本宫要当爹了,当然可以说的随意咯。”

 朱厚照倒是完全不在乎朱厚炜话中的刺,脸皮厚的很。

 “对了,之前说的关于宗教问题的解决方法本宫有头绪了。”

 玩归玩闹归闹,闹完以后正事也不能落下。

 反正朱厚炜都已经被他从西山叫过来了,那不妨就把刚整理好思路的宗教处理方案好好探讨一番。

 “宗教问题有头绪了?”

 朱厚炜

 有些诧异,这前后话题转换这么硬核这么生硬的吗?

 今天的主体不应该是关于孩子、下一代打吗?

 可以,这很朱厚照。

 “展开说说。”

 “去东宫,本宫写了草案的。”

 两人很快抵达了东宫,在见了见王守让、倾雨,并交代倾雨将太皇太后她们那边安排的“孕期小帮手”也分配好任务岗位后,两人便直接朝着书房而去。

 “厚炜你看。”

 朱厚照指了指自己画的凌乱之中莫名又带着一丢丢秩序的草稿。

 “政教合一的体系,对比传统的中央集权而言最大的问题便在于它们神权对君权的绝对凌驾。”

 朱厚炜点了点头,表示这点他了解明白。

 传统的华夏权利构建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这一些君权神授的政治理论,其核心所在便是借助“天命观”将君主的权利和神权相互结合在一起,为统治提供合法性依据。

 《尚书·召诰》:有夏服天命。这是华夏有关于君权神授最早的记载。

 随后的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后来的秦皇传国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同样是君权神授的象征性实践。

 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强调“天子受命于天”,在学术层面将君权神授具体化为政治理念能得到汉武帝的认可最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因为其虽然对君权有所约束,但却加强了政权的合法性与统治性。

 但这种君权神权的相互互动,在东西方的意味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