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田亩问题
“蔚王有何事要奏,但讲无妨。”
朱厚照龙威仪仪,眼中闪烁着雀跃。
“众大臣皆言新朝新气象该恩泽百姓,臣弟认为说的很对。”
“恰巧,这些年来藩王出海外封,原本国内属于藩王的封地呢,大多被他们用来同镇国府交换了物资。”
“臣弟觉得,这些地是一笔不菲的财富,不妨便作为对百姓的恩泽,以“承包责任制”的形式承包给百姓们耕种。”
“只要交够朝廷的保证了集体的,剩下都是百姓自己的。”
朱厚炜淡笑,讲“承包责任制”简单讲解了一番。
群臣们听着脸色微滞,在极其细微的范围内表达了无比丰富的情感。
作为能读的起书且已经位列朝堂的读书人,谁家里没有一大片的田地,往少了说几十上百亩,往多了说那都是上万上十万亩的良田啊。
这些天,靠他们自家那点人种的起嘛,可不就得靠佃农帮他们种嘛。
镇国府现在下面的土地有多少他们具体数目并不知,但想想那些个出海了的王爷就能知道,这是一笔多么恐怖的田亩数目。
且这些王爷手中的地,肥沃度绝对不差!
若是将这些土地真如蔚王所言那般近乎白给一般的“承包”给普通老百姓,他们的利益将会受到的冲击简直无法想象。
这跟直接挖他们的根有什么区别。
“对了陛下,在镇国府派人清查外封诸王土地的时候,有人发现有些地方的田亩跟鱼鳞图册对不上。”
“臣弟怀疑有人欺上,藏地不报,所以让清查的人员们也暗中查了查各地耕地同鱼鳞图册所记载耕地之间的区别。”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臣弟认为此政为我朝利民福泽第一政。”
朱厚炜在笑,群臣的心却一步步在沉入谷底。
原以为朱厚炜这一开口只是正式将矛头对向了他们的核心根本所在。
没想到朱厚炜直接更进一步,近乎是掀桌子一般的直指更深一层!
“历经战乱再开大统的洪武年间,我大明核定的田亩数是八百多万顷,但在弘治十年左右时的记载,却不过四百多万顷,堪堪洪武朝地一半。”
“即便是后面再经历这数十年发展,我镇国府于辽东、交趾、西南、西北、大漠等地开拓沃土,其耕地面积也还不足洪武年间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