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镇国军校救灾计划(第2页)

 张仑态度很明确,即便没有在镇国军校的思想教育,按老张家的家教,他们家的指导方针就是陛下手指的方向就是我们的战场,那太子、蔚王两个仅有的皇二代手指的方向自然也便是他张仑的战场。

 朱烈内心有些古怪,他虽然长得粗犷,但从小喜欢读书写字,也曾幻想过圣学的样子,知道《横渠四句》,但在他看来,这么多年说的人很多,能真正做的,能担得起这横渠四句的,他还从未见过。

 即便是军校所有人敬佩的恩师之一王守仁,朱烈也只是认为恩师日后可以成为朱夫子那般的一代大儒,但距离所谓的圣,朱烈还是觉得差点意思。

 但现在,朱烈觉得内心有些触动。

 以皇子之尊,带武勋子弟,顶天灾人祸,救民于水火。

 你不能说这便是成圣,但比起那些只知道嘴里说的虚伪腐儒,两位殿下这确实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大明的百姓安生立命,这便超越了世间九成九的人。

 越是居高位者,越难做到将自己置于险地救助地位远低于自己之人。

 朱厚炜的话,让朱烈对自己来镇国军校时最后一丝遗憾“从小想要跟随真正为民的能做到横渠四句的人物但从未遇到还只能习武”,彻底消散。

 若世间真有圣人,当如二位殿下般为民请命救民于水火,当如王先生一般,坚定自己的信念传播自己的思想,遇到这等事情时,坚定的和二位殿下这般人站在一起。

 没错,王守仁早早便来了,当他知道朱厚炜的决定时,只字未说,但却带着一抹笑意坚定的站在了朱厚炜的身旁。

 而现在,他朱烈,也要站在这边,为年少时对横渠四句的向往,尽自己的一份力。

 王越、王煜两位镇国军校新人,再次惊讶于镇国军校的凝聚力,平时和遇事时,众人态度依旧一致,未出现任何牢骚与退意,这即便是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主将让他们去对抗天灾他们也不见得都能做到这一步。

 虽然但是,九成九的主将都不会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弟兄们去对抗天灾救什么平民百姓。

 王煜望向爷爷王越,得到了他认同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