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戚景通(第2页)

 但却从未有一人给他如王崇、朱烈身上的那般感觉。

 想来,也只有那小小年纪就考中进士的蔚王殿下、那仕林传言中天资卓绝却“不拘一格”的太子殿下还有那凭一己之力辩倒诸多大儒为新学奠定不败根基的同科状元王守仁共同培养的生员才能有这般能耐吧。

 “也不知吾日后是否有幸能去书院、军校见识见识,学习一番。”石禄向往的道。

 而石禄不知道的是,他口中三位大佬培养出来的人才,救灾办事断层一线的朱烈,此刻却是已经带着随行的几位侍从悄然离开了昆山。

 朱王组合此次接下的可不止一个任务啊,现在水患已经被压住,只要稳扎稳打基本不可能出什么问题了,但备倭这件事可还没开始啊。

 这不得赶紧行动起来,到时候要是耽误了事再被倭寇搞上几次,那镇国府就被动了。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由王崇带领昆山众人继续建设防洪、泄洪设施,朱烈则是带着随行的一部分人马先行前往备倭卫所先做准备。

 等到水患转好后续事宜交待完毕,二人再汇合。

 而朱烈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远在山东有一位壮汉正在朝着和他一样的目的地快速靠近。

 壮汉名叫戚景通,是山东备倭总督。

 哦不对,现在应该说是前山东备倭总督。

 虽然他确实是一位抗倭名将,但架不住头顶上有一群不懂装懂还克扣将士们俸禄的上司。

 哪怕他拼尽全力,绞尽脑汁去对付肆虐沿海的倭寇,但想让马儿跑得让马儿吃草啊。

 由于种种问题,在和倭寇的对战中他们失利了。

 而他戚景通则被他的上司们推出来作为替罪羊扛下了所有的责任被关进来大牢。

 原本,在牢中的戚景通心中怨恨不已,恨不得指着老天爷的鼻子破口大骂。

 但随后很快他便清醒了,有些颓废的靠在墙边。

 武将势微,文官势大这就是大明目前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