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窝囊的张宪(第3页)

 “不过,这些......”

 弘治皇帝眼中闪过一抹阴霾,扫过龙案另一边的一小沓奏疏。

 不用说也知道,又是一堆弹劾朱厚照、朱厚炜的奏疏。

 理由嘛,自然是关于造船的事情。

 文官们弹劾关于备倭卫造船规模过大,备倭根本不必寻那么多优秀的工匠也不用额外营造那么多的造船厂,说这是劳民伤财,说太子、蔚王怕是想要违祖宗之制开海禁。

 嗯,又是一堆巴拉巴拉的祖宗之法不可违,开海劳民伤财,镇国府的钱也是民脂民膏不能这么糟蹋巴拉巴拉之类的。

 看的让人生烦。

 “镇国府那边,真的想要开海?”弘治皇帝虽然很烦这些奏疏,但还是朝着萧敬询问道。

 虽然说言官很多的弹劾都是捕风捉影都是纯放屁而已,但弘治皇帝却不得不重视。

 因为这帽子真的很大,压力也很大,满朝基本都是反对开海的,本来被镇国府夺走了备倭权就有一些文官们在下面有不少的意见了,要是借此搞一波朱厚照、朱厚炜绝对会处于被动。

 “回陛下,虽然镇国府确实在广招优异工匠,但开海......东厂与锦衣卫并未得到此类情报。”

 萧敬拱手,此事事关太子、蔚王,他可不敢乱来,只能保守的按照情报来说。

 “嗯。”

 弘治皇帝点点头,但潜意识中已经偏向于镇国府真的想要开海了。

 这不是因为弘治皇帝还是偏信文官,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俩儿子是什么德行......

 这种和祖宗之法对着干的事儿,他们绝对能干的出来。

 甚至还会兴致勃勃的......

 “那太子和蔚王近日在做什么?”弘治皇帝问道。

 “回陛下,二位殿下近些日子不是在书院、军校听课就是在田里屯田。”

 “据说,这几日什么试验田就要收获了。”

 “屯田?试验田?”弘治皇帝啧舌,不由想起朱厚炜当初说的能解决大明的粮食问题。

 厚炜那小子当初说的......该不会是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