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思维惯性误区
林晓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刑警,她眼神锐利,心思缜密,总是能在错综复杂的案件中找到关键线索。此刻,她正站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出租屋里,面对着一具冰冷的尸体,眉头紧锁。
死者是一名年轻女性,名叫苏娜,面容扭曲,双眼圆睁,仿佛在死前经历了极大的恐惧。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凌乱的衣物和杂物散落一地。
“队长,初步判断死者是被勒死的,死亡时间大约在昨晚十点到十二点之间。”助手小李向林晓汇报着现场勘查的情况。
林晓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死者身旁的一张纸条上。纸条上写着一行字:“这是你们应得的惩罚!”字迹歪歪扭扭,像是匆忙写下的。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仇杀?”小李疑惑地问道。
林晓没有回答,她陷入了沉思。这起案件看起来简单,但她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回到警局,林晓和队员们开始对苏娜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查。苏娜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性格开朗,人际关系良好,没有与人结过仇怨。她的同事和朋友都对她的死感到震惊和悲痛。
“队长,我查了苏娜的通话记录和社交软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负责调查通讯记录的小王说道。
林晓揉了揉太阳穴,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就在这时,一名男子来到了警局,自称是苏娜的男友。
“警察同志,我听说苏娜出事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男子神情激动,眼中布满了血丝。
林晓安抚了男子的情绪,开始询问他一些问题。男子名叫张华,他说自己和苏娜感情很好,昨天晚上因为加班没有和苏娜在一起。
“你昨晚加班到几点?有没有人能证明?”林晓问道。
张华犹豫了一下,说:“我加班到十一点,公司的同事都能证明。”
林晓看着张华的眼睛,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破绽,但张华表现得很镇定。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林晓发现张华确实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案件再次陷入了僵局,林晓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天,林晓在街上偶然遇到了苏娜的邻居大妈。大妈神秘兮兮地对她说:“警察同志,我跟你说,苏娜这孩子最近好像有点奇怪。”
“奇怪?怎么个奇怪法?”林晓连忙问道。
大妈压低声音说:“我好几次看到她半夜一个人在小区里游荡,嘴里还念念有词。”
林晓心中一动,难道苏娜的精神有问题?她决定对苏娜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经过一番努力,林晓找到了苏娜的心理医生。医生告诉她,苏娜最近确实出现了一些焦虑和抑郁的症状,但还不至于精神失常。
“那她有没有跟您说过什么特别的事情?”林晓问道。
医生想了想,说:“她曾经提到过,总觉得有人在跟踪她,但又说不清楚是谁。”
林晓的心中涌起了一丝希望,也许这就是案件的突破口。她开始在苏娜经常出没的地方进行蹲守,希望能找到那个跟踪者。
然而,几天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发现。就在林晓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神秘的电话打到了她的手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