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女史悟空嚼糖

第138章 四个大傻子(第2页)

 崔暹自身未入仕,但崔族不少家境贫穷的后辈能结交朝臣,依附上各方势力,都少不了崔暹在背后的支持。所以崔暹确实是秉芳的大买家,买的是朝臣嗜好,贵妇喜好。

 穆泰、元隆等逆贼伏诛后,平城保守派的势力更成一盘散沙,崔暹在新刺史上任前,为了保崔学馆平安,不得不和聂照增加走动,频繁买平城内鲜卑权贵的消息。

 同样,想保全秉芳的聂照以为和崔暹互执把柄,没想到元志一来平城上任,崔暹就把他所知的秉芳秘密,作为投诚之礼献了出去。

 因此二月初十那晚牛郎君截获的密信,第一个消息“出卖秉芳”的人,正是崔学馆的馆长崔暹。

 确定此犯对崔浩之事了解得不多后,元刺史和崔暹出来地牢,去府衙后院,苟主簿亲自在旁边煮泉水,他擅烹恒山老道茶,香气很快飘进亭子。

 元刺史把之前赵芷抄写的密信内容给崔暹看,试探着问:“崔公真有后人在平城?”

 “是。崔公有大志向,但也深知越是有才能,越会被当时以恒农王奚斤为首的宗王忌恨,怎能不早为之所?那个孩子从出生,到送远,崔公狠着心肠,没看望一眼!唉——”

 崔暹顿一下,咽下哽咽,继续说道:“崔翁,是崔公当年救的一宦官,那场劫难后,他将自己改姓崔。我全当养着一闲人吧,真是不知他从哪里、何时得知的崔公有后人,后来聂照跟我说有我学馆之人通过秉芳买崔浩后人的消息,我才知晓。”

 元刺史:“聂照临死前,说他把崔翁要买的消息送出去了。”

 “对。是两盆相同土质的‘不活’兰草,一盆给了崔翁,一盆给了崔公的后人,不过解析此暗语内容的密信,被我截了。”

 “崔公的后人,现在年纪应该?”

 “当年送出去的那个孩子,已经不在了。”

 元刺史惋惜点头,再问:“现在隐于平城的,应该是崔公的孙辈了?”

 崔暹:“是。”

 “陛下仁慈,此事又过去了这么久,就没想过恢复他崔姓身份?”

 “陛下是仁慈,但当年置崔公于死地的势力不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