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星愿”探测器(第2页)

合作协议签订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研发中心,有人不解,有人惋惜,但更多人眼神里燃起了新的火焰。

陈工拍着吴凡的肩膀:“吴总,你这步棋,走得大气!我们跟着你干,值了!”

随着华夏航天的加入,“星愿”探测器的研发进入了快车道。

航天科技集团派出了顶尖的结构工程团队,带来了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原本卡在材料强度上的难题迎刃而解。

吴凡将“华夏芯”的技术文档毫无保留地交给合作团队,同时牵头成立联合技术小组,每天和双方工程师泡在实验室里,优化探测器的整体性能。

姜梦雪的工作更忙碌了。

她不仅要协调研发中心的资源调度,还要对接航天科技集团的供应链,确保每一个零部件都符合航天级标准。

一天深夜,她在仓库核对推进系统的核心部件时,发现某批次传感器的精度略低于预期。

尽管供应商反复保证不影响整体性能,她还是坚持连夜联系替代厂商,直到第二天清晨将合格的传感器送进实验室,才靠着墙壁小憩了片刻。

吴凡找到她时,看到她趴在办公桌上,脸上还沾着些许灰尘,手里紧紧攥着零部件检测报告。

他心疼地脱下外套盖在她身上,指尖拂过她眼下的青黑。

姜梦雪迷迷糊糊醒来,看到是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传感器的问题解决了,推进系统的组装能按时启动。”

“先跟我去吃点东西。”吴凡扶起她,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温柔,“‘星愿’需要你,我更需要你。”

两人并肩走在研发中心的长廊里,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实验室里灯火通明。

工程师们围着“星愿”的主体结构忙碌着,银灰色的机身已经初具雏形,太阳能帆板像展开的翅膀,在灯光下泛着金属的光泽。

“还有两个月,就能进入收尾阶段了。”姜梦雪轻声说,“真不敢相信,我们离梦想这么近了。”

吴凡握住她的手,目光落在“星愿”模型上:“这只是开始。等‘星愿’成功升空,我们还要和华夏航天一起,推进火星探测、小行星采样……你说的外星球基地,总有一天会实现。”

进入后期收尾阶段后,研发中心变成了24小时连轴转的战场。

吴凡和姜梦雪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四小时,他们盯着每一个焊接点、每一组数据、每一次模拟测试,生怕出现丝毫差错。

在联合技术小组的努力下,“星愿”探测器的各项性能指标不断刷新纪录:推进系统的推力比预期提升了15%,“华夏芯”在极端环境下的运算效率稳定在99%以上,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