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邓晓阳与李朝阳

第 1252章 主犯成功落网,伟正谈判药厂(第2页)

他的目光扫过杨支队和孙茂安:“第三个重点,杨支队,你抽调一部分同志,给我把这片芦苇荡的所有出口、路口秘密封锁起来,要完成包围。我担心,万一歹徒不在家里,而是藏在这芦苇荡里,那搜捕起来就复杂了。”

最后,他再次严肃地提醒所有人:“同志们,重申一遍纪律!这伙人手握至少两把制式手枪,子弹数量可能过百发!不排除还有第三支枪!所有人必须高度警惕,行动中一切听从指挥!遇到歹徒持枪反抗,要敢于大胆使用武力!我们的原则是:既要坚决将犯罪分子抓捕归案,更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我们自身和周围无辜群众的安全!”

任务明确后,两支队伍迅速行动起来。

王根柱支书虽然心里害怕,但还是表现出了基层干部的担当,他找到自己媳妇,把事情的重要性低声交代了一遍。

孙茂安在一旁仔细叮嘱:“嫂子,你就在门口喊,千万别进院子,身体贴着门边的墙站,注意安全。”

杨支队也补充道:“制高点我们已经安排人上去了,周边几户可能受到波及的群众,也已经组织疏散转移了。”

李尚武看到各点都已就位,深吸一口气,用力一挥手:“好!按第一套方案,行动!”

命令清晰下达后,两支队伍像一张拉开的网,无声而迅速地撒向目标。王根柱支书又跟媳妇低声嘱咐了几句。王支书的爱人虽然紧张得手都有些抖,但还是鼓起勇气,朝着那处寂静的院落走去。

武警战士呈战斗队形散开。迅速向芦苇荡的几个主要出入口和可能逃窜的路径运动,进行隐蔽包围。另一个战斗排作为主攻力量,在李尚武、孙茂安以及王支书的带领下,快速而谨慎地向目标房屋接近。

一公里的距离,在平时不算什么,但在这种高度紧张的氛围下,显得格外漫长。十几分钟后,各小组均到达预定位置,通过对讲机报告就位。

好在马老太太家的房屋比较低矮。而紧挨着她家侧面胡同里,有一户人家是新盖的红砖瓦房,地势略高,视野良好。市武警支队的几名战士利用攀爬技巧,两人在墙下搭人梯,另一人后退几步助跑,踩着手掌借力,敏捷地翻上了墙头。上去的战士随即伸手,将下面的同伴一个个快速拉了上去。动作干净利落,配合默契。三名战士很快在墙头选择好不同的射击角度,枪口无声地指向下方那个安静的小院。

观察片刻后,一名战士向下方的李尚武等人打出一个代表“安全,未发现异常”的ok手势。

这时,王根柱支书才示意自己媳妇可以上前。王支书的爱人看着周围荷枪实弹、身穿防弹衣的公安和武警,腿肚子直发软。王根柱在一旁低声给她鼓劲,语气带着农村汉子的直率:“平时在家训我跟训孙子似的,嗓门那么大,这会儿咋狗蛋一样怂了?”

这位五十多岁的农村妇女,深吸了几口气,终于扯开嗓子,朝着院里喊道:“冬瓜他娘!冬瓜他娘!在家不?”

声音在寂静的村庄里显得有些突兀。

过了一会儿,院里传来开门声,一个苍老的声音回应:“谁呀?”

王支书的爱人赶紧按事先商量好的话喊道:“是我,根柱家的!我们家小军找你们家铁蛋玩儿哩!”

只听院里的马老太太应了一声:“等着嘞,我这就叫铁蛋出来。”接着是脚步声往屋里走去。

李尚武屏住呼吸,手里紧握着那把熟悉的54式手枪,仔细听着院里的动静,同时抬眼紧张地注视着房顶上武警战士的反应。

只见房顶上的几名战士,先是下意识地压低身子,然后又小心翼翼地微微探出头,用极其谨慎的动作观察着小院内的情形。

过了一会儿,又听见屋里门响,马老太太的声音传来:“走,铁蛋,你大叔家的小军找你玩儿呢。”

就在这时,李尚武明显看到房顶上三个方向的武警战士几乎同时身体一僵,枪口瞬间压低,做出了高度戒备的姿态,甚至有人做出了规避的动作!埋伏在大门两侧的突击队员也立刻紧张地往后缩了缩身子。

李尚武瞬间明白——里面的人要出来了!绝不能让他们一眼就看到门口严阵以待的武装人员,否则很可能惊动对方,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说时迟那时快,院门“吱呀”一声被从里面拉开。马老太太牵着一个小男孩刚迈出门槛,早就埋伏在两侧的刑警队员如同猎豹般扑出!一人一把捂住小男孩的嘴,迅速抱离;另一人则同样捂住老太太的嘴,防止她惊叫。王支书的爱人也赶紧上前帮忙,低声安抚。

老太太完全没反应过来,就被两个身手矫健的年轻小伙子一左一右架起,迅速扛到了旁边的安全角落。

就在这略显混乱却又有序的转移过程中,杨支队别在腰间的对讲机突然毫无征兆地“刺啦”一声响,里面传出一个急促的声音:“杨支队!杨支队!芦苇荡这边有情况!狗叫得厉害!我们是不是……”

这突如其来的电流噪音和喊话声,在极度寂静紧张的环境下,显得格外刺耳和响亮!

杨支队手忙脚乱地去关音量,但已经晚了!

几乎就在对讲机响起的同一瞬间!

“砰!”一声清脆的枪声从小院里炸响!显然是屋里的人被惊动了!

紧接着,“砰砰砰!”房顶上的武警战士出于自卫和火力压制目的,立刻朝院内可疑位置进行了警告性射击和压制射击!

院内也立刻传来更加杂乱、惊慌的还击枪声!子弹打在土墙和门板上,噗噗作响!

“坏了!”李尚武气得一跺脚,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所有人都下意识的蹲下了身子,李尚武立刻扭头问被带到一旁、吓得魂不附体的马老太太:“里面到底有几个人?!”

马老太太已经被突如其来的枪声和变故吓傻了,哆嗦了半天,才语无伦次地说:“一…一个…就一个…”

“另外两个呢?!”李尚武急问。

老太太反应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在…在芦苇…芦苇坑里吧…”

此时,房顶上的武警战士凭借高度优势,已经与院内的歹徒展开了短暂而激烈的对射。火力明显压制住了对方。

杨支队知道计划彻底暴露,事已至此,强攻已成为唯一选择。他果断一挥手!

埋伏在院墙四周的武警战士和刑警队员立刻从各个角度翻墙入院!动作迅猛,配合默契!

房顶上的战士高声喊道:“注意!击倒一个!重复,击倒一个!”

旁边的王根柱支书早就被第一声枪响吓得胳膊夹起铁蛋连滚带爬就往远处跑。他媳妇跟在后面又急又气地骂:“你个杀千刀的!听见响动就自个儿跑啊!”

李尚武也立刻跟着突击队伍往院里冲。孙茂安赶紧抓过一件防弹背心往李尚武身上套:“李局!小心!”

冲进院里,只见院子当中躺着一个只穿着短裤的壮硕汉子,手里还攥着一把仿制的54式手枪,胸口好几个血洞,嘴里往外冒着血沫子,身体还在无意识地抽搐,眼看是不行了。地上的鲜血淌了一大片,场面颇为血腥。几名战士正小心翼翼地持枪逼近检查。

其他人则迅速冲进屋内,持枪进行战术搜索。

李尚武走进东侧那间偏房,看到地上铺着几块木板,上面放着草席和简单的被褥,显然有人在此居住过的痕迹。

“果然住在这里。”李尚武沉声道,“孙支队,立刻通知外围包围芦苇荡的同志,最高级别戒备!告诉他们,至少有两名持枪歹徒就藏在芦苇荡里!”

孙茂安立即拿起对讲机,压低声音但语气急促地通知各小组:“各排注意!各排注意!院内击毙一名歹徒!另有两名持枪歹徒在逃,已经确定就藏匿于村东头秀水河边的芦苇荡内!重复,两名持枪歹徒在芦苇荡!最高戒备!完毕!”

守在芦苇荡外围的武警和公安干警听到通报,刚才相对松弛的神经立刻绷紧到了极致,纷纷据枪寻找掩体,紧张地注视着那片寂静而茂密的绿色海洋。

李尚武蹲下身,探了探地上那名歹徒的颈动脉,确认已经死亡。他仔细看了看歹徒手中那把粗糙的仿制手枪,脸色阴沉。

这时,村支书王根柱又被县公安局的干部找了回来,刚才的枪战显然把他吓得不轻,脸色煞白。看到地上的死人之后,还是跑到旁边蹲下把隔夜饭都吐了出来,赶忙扶着墙出了小院。

李尚武交代收拾现场之后,就来到了院门口,看到王支书还蹲在地上作呕,就发了一支烟给王根柱。

王根柱平复心情之后,脸色惨白说道:“领导啊,我,我第一次见这样死的!”

李尚武宽慰几句之后,指着那片在微风拂动下沙沙作响的芦苇荡,语气凝重地问:“王书记,我再最后问你一次,这片芦苇荡,现在这个季节,这个时辰,里面确定没有村民吧?我们要采取行动了!”

王根柱看着那片芦苇荡,眉头紧锁,显得非常为难:“哎呀…李市长,您这么一问…我还真不敢给您打百分之百的包票啊…按理说是没人会进去,这大热天的,里面跟蒸笼一样,又闷又热,蚊子能吃人…可是…”

李尚武打断他:“我准备用火攻,逼他们出来。”

王根柱一听,吓了一跳:“哎呀!放火?这么大一片…这…这能点得着吗?万一…。再者说,这群众,这群众秋天还指着芦苇卖些钱嘞!”

李尚武道:“大火一起,无湿不燃啊!王书记,如果你们村里不支持,担心损失,那我们只好撤围,里面的两个人,就交给你了。”

王根柱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尴尬地挤出一丝笑容:“李市长,您看您说的…我…我不是那个意思…烧,咱们烧……”

李尚武知道这基层干部的心思,但眼前的情形之下,李尚武自然是不愿意拿同志们的生命开玩笑,心里快速权衡。这把火看来是非放不可了,否则根本无法搜捕。这么大一片芦苇荡,人力搜索如同大海捞针,而且极易遭到藏匿歹徒的冷枪袭击。虽然火烧的后果和影响需要评估,但眼下抓捕持枪重犯、消除社会重大安全隐患是第一要务!

他下定决心,开始部署:“茂安,老杨,用火攻!通知下去,让外围的同志用扩音喇叭向芦苇荡里喊话!给他们最后通牒!限时出来投降!否则立刻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