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邓晓阳与李朝阳

第1260章 考察顺利结束,嘉明硬刚洪涛(第2页)

 我坐在一旁,听着丁洪涛的汇报,心里不得不承认,此人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汇报工作的功底确实扎实。声音抑扬顿挫,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该强调的地方语气自然加重,该略过的地方一句带过,分寸拿捏得相当到位。

 丁洪涛汇报完毕,马福财厂长也简单讲了几句,无非是“印象深刻”、“基础不错”、“期待考察”之类的官面话。随后,一行人便起身,前往工业园区进行实地考察。

 东洪县的工业园区,论规模和历史,确实比不上临近的曹河县和平安县那种发展了多年的老牌园区。但它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新。新规划的格局,新修建的柏油马路,新竖起的电线杆,新开挖的排水沟渠……大片平整出来的土地被纵横的道路分割成规整的区块,像一张等待落子的巨大棋盘,虽然目前棋子还不多,但胜在空间充足,布局合理。

 园区党工委书记彭凯歌和分管工业的副县长杨明瑞在一旁负责讲解引导,不时指着某块区域介绍其规划用途和优势。工作其实并不复杂,园区的硬件条件一目了然。

 来到一块巨大的规划展板前,彭凯歌详细介绍道:“各位领导,目前我们整个工业园区已落户企业九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三家。我们土地平整度非常好,大小地块都能灵活组合,完全可以满足各类企业的建厂需求……”

 于伟正抬头,目光越过展板,看到了不远处悬挂的红底白字横幅,上面写着“深入贯彻落实‘三化三基’战略,努力实现东洪发展新目标”。随行的市县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拿着相机,不时寻找角度拍照。

 整个参观考察流程紧凑而高效,下午四点半左右便基本结束了。按照行程安排,考察组一行要返回市里参加晚宴,县里的接待任务到此也算告一段落。

 于伟正主动转过身,与丁洪涛、我以及县里几位主要负责同志逐一握手,语气温和:“辛苦了,洪涛同志,朝阳同志,大家辛苦了。”

 丁洪涛趁势上前半步,低声问道:“于书记,您看……这次考察,我们东洪县的问题应该不大吧?”他的语气带着期盼,也有试探。

 于伟正闻言,只是笑了笑,却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表态:“准备工作很充分,展示了你们的实力和水平。很好。”这话听起来是肯定,细品却留足了余地。

 送走省市领导的车队,渐渐恢复了平日的秩序,但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种特殊的紧绷感。望着车队远去的方向,心里琢磨着于伟正那句意味深长的“很好”。

 这时,田嘉明从旁边走了过来,他的警服衬衫后背被汗水洇湿了一片。“县长,”他声音不高,带着点犹豫,“昨天……我一直想给您打电话来着,但看您一直在忙,没敢打扰。”

 我转过头看他,心里有些诧异。以田嘉明的性子,能憋到现在才来问,也算是沉得住气了。若换做是我在他那个位置,恐怕早就电话追着问了。

 “嘉明啊,”我引着他往边上走了几步,避开周围的人,“昨晚我确实和红旗书记谈过了。”

 田嘉明立刻抬起头,眼神里带着急切:“红旗书记他……怎么说?”

 我斟酌着用词:“红旗书记原则上同意,不再追究那件事的责任。”我看到田嘉明肩膀明显松弛了一下,但立刻又补充道,“但是,他也提了一个条件。”

 “条件?”田嘉明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苦笑,“县长,我田嘉明一没钱二没权,红旗书记能跟我提什么条件?他就是要我这身警服,我立马脱给他!”

 我摇摇头:“嘉明,你误会了。红旗书记没跟你个人提条件。他的意思是他希望……我们东洪县能退出省制药厂这个项目的竞争,就主动去公安局把当时的情况说清楚,彻底了结这件事,那‘三颗子弹’就从来没发生过。。”

 “什么?”田嘉明猛地停住脚步,像是被钉在了刚刚铺好的柏油路面上。路旁新栽的小树只有手臂粗细,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有些打蔫。他下意识地伸出手,一把扶住树干,手指用力,几乎要掐进树皮里,眉头紧紧锁在一起:“拿项目换我?红旗书记……他怎么能提这样的要求?”

 我看着他的反应,心里也是一阵无奈:“嘉明,换位思考一下。当初你做的事,放到任何一位领导身上,都是难以接受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田嘉明沉默了,目光盯着脚下黑亮的柏油路面,半晌才重重叹了口气,声音有些发闷:“县长,我明白。是我当初糊涂,惹下的祸根。要是因为我,让县里丢了这么重要的项目,我……我他妈真成东洪的罪人了!”他越说越激动,猛地抬起头,“不行!县长,不能换!这事因我而起,大不了……大不了我去找李尚武局长,主动要求接受调查!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认了!绝不能耽误县里的大事!”

 他的情绪有些激动,脸颊涨红。我正想开口安抚,一辆黑色的桑塔纳轿车缓缓从后面开了过来,在我们身边停下。车窗降下,露出了县委书记丁洪涛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