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荣禄病重,新国号“大汉”之议!(第2页)

 即使如今回想,叶轩的话语仍让他感到困惑。

 "我们是......让我们选用‘华夏’作为这个新兴国家的名字吧。”

 荣禄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

 这个决定,仿佛呼应了那位神秘长者的预言,历史的宏大叙事似乎在他的抉择下悄然转变,回归原有的轨道。

 皇宫内,浓郁的药香和垂暮之人的气息交织在一起。

 太子启尚恭敬地跪在病榻旁,聆听着荣禄的遗言。

 "新国家就命名为大汉!"

 启尚默默附和,心中却充满了忧虑。

 "那叶氏一族又该如何处置?他们的势力庞大,掌控着朝廷。”

 "在朕的庇护下还能勉强压制,但万一由你登基,恐怕难以驾驭他们。”

 启尚担忧地表达了对叶氏一族潜在威胁的担忧。

 "其实,你无需为此担心。”

 叶弘昌的支持让荣禄的话语多了几分笃定,"他们反而会支持你。”

 启尚眉头紧锁,疑惑不已。

 “父皇,历史上不乏权臣凌驾于帝王之上,您如何确定叶氏一族没有非分之想?”"叶氏确实让人头疼。”

 荣禄打断了他的疑虑,"也许,现在,我应当向你揭示事实了。”"事实?启尚一脸困惑。”

 启尚的心中泛起了涟漪,他从未想过自己的身世会有如此复杂。

 据悉,他的父亲正是叶轩,也是叶家的创始人之一。皇家与叶家,本质上拥有相同的根源。这个发现令启尚震惊无比,他活了近六十年,从未听说过的事实让他难以置信。

 他以为自己的祖先应该是始皇帝,或者是秦庄襄王,而叶轩从何而来?他确信,他的那些兄弟们对此毫不知情。

 荣禄的母亲与太后有着紧密的关联,这表明,太后的身份与叶氏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启尚不敢深入思考,思绪如乱麻般纷扰。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自己家族的根源并非始皇帝,而是另有其人。

 尽管如此,他并非秦始皇的直系后裔,这多少减轻了一些他的尴尬。

 "难怪父皇与叶弘昌关系如此亲密。”

 启尚恍然大悟,他曾多次目睹两人私下里的友情,却不知他们有着相同的血脉,却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既然我们的根脉都源于叶氏,我应当如何对待他们呢。”

 启尚带着一丝困惑问道。

 叶氏一族与他们共享相同的血脉,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同样是皇家的一部分?

 不,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他们理应共享叶氏家族的荣光。

 启尚的思维开始纠结,试图厘清复杂的局势。

 “可以防范朝廷内的叶氏势力,”他沉吟道,“但没必要赶尽杀绝,毕竟我们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弘昌会支持你的,”荣禄笃定地说,“他会确保他的后代明白立场,必要时也会有所行动,但不会走极端。”

 “如果他们不安分,”荣禄继续,“最多就是调整他们的职位。

 记住,要留给他们一条生路。”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家族亲情的考量。

 叶氏家族,对他来说,既是亲人又是盟友。

 他期望皇室与叶氏能够和平共处,而非对立冲突。

 他对叶弘昌的信任源自于对方的品格和承诺。

 启尚接受了荣禄的建议,心中有了新的策略。

 面对朝廷的派系斗争和叶氏的强大影响力,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清晰。

 尽管肩上的责任重大,但他多年的储君生涯并非白费,荣禄的指导让他有了信心。

 “您的病情,”启尚坚持道,“只要有一丝可能,我都希望能公开寻找救治,哪怕神只出手也愿意。

 或许奇迹会出现。”

 然而,荣禄的思绪飘向了玉漱和叶轩,苦涩的笑容在他脸上闪过。

 他怀疑那两位故人是否真的还在世间,这念头显得过于理想化。

 “我已经度过了漫长的生命,”荣禄淡淡地说,“相比起那些帝王,我已知足。

 我不再贪求尘世的浮华。”

 启尚闻言,泪水无声滑落,他望着父亲,内心充满哀伤。

 “父皇……”

 荣禄苍老的手轻轻按在启尚的头上,慈爱又坚定。

 “启儿,你要做个明君,要有担当。”

 启尚已近花甲,但在荣禄眼中,他仍是那个需要引导的孩子。

 看着启尚的泪水,荣禄心中犹豫,最终,他决定说出那个深藏心底的愿望。

 “若时机成熟,”他说,“我们皇族就恢复原有的姓氏,回归叶氏的根源吧。”

 启尚闻言,一时怔住,荣禄的提议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嬴氏,而是要重新认同叶轩的辉煌历史。

 关于叶轩,他是听着那些传奇故事成长起来的,就连他的父亲荣禄,也对其赞誉有加,视为楷模。

 然而,叶氏之事需谨慎处理,否则后果可能难以预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启尚眉宇微蹙,凝视着病榻上的父皇,那张苍老的脸庞和眼中隐藏的期盼,让他不禁心生感慨。

 父皇或许一直渴望恢复叶氏的荣光。

 在赢氏王族仍占据优势的当下,回归叶氏的道路注定充满荆棘。

 父皇自身无力实现,才会寄希望于他。"父皇,当条件允许,我会以叶家后代的名义向世人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