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4章 黎明前夕的空袭2

 民国32年,8月11日。

 凌晨5点左右。

 丹东上空的黑色天幕中,隐约传来一阵阵密集的发动轰鸣声。

 240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600架b25轰炸机,以12架一个编组的密集阵型,如潮水般越过了丹东所在长白山山脉,进入了黄海海域上空。

 “各机组注意,雷达站反馈我们已经越过山脉抵达海面上空,现在开始降低高度,由1200米降低到100米。”

 鱼雷轰炸机群的通用频道中,导航员的声音沉稳而又严肃。

 由于海浪对雷达波的干扰,目前丹东雷达站仅能精准探测海面100米高度以上的空域,即只能引导100米以上高度的机群夜间行驶。

 60米以下的空域,飞机反射的雷达信号会和海浪形成的杂波混在一起,无法被识别出来。

 也就是现在东方已经些许泛白,飞行员已经可以目视辨别地面、天空和舰艇,不然尚未安装雷达的鱼雷机如此低空海面飞行,将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根据前沿阵地报告,如今鬼子火力支援舰队已经暴露位置,且至少4艘军舰目前正在起火燃烧,大概方位就在我们正前方。

 各机组目视搜寻鬼子舰队,并在接近鬼子舰队后,按照原定攻击预案,以低空低速方式发起鱼雷进攻。完毕!”

 “第一机组收到!”

 “第二机组收到!”

 “……”

 通讯频道中,各机组组长次序答复,声音同样凝重。

 由于此时主力鱼雷k13存在严重的可靠性问题,漂亮国的鱼雷轰炸机只能采用低空低速投弹的作战方式,才能让投下的鱼雷可靠运转并摧毁目标。

 有多低呢。

 大概就是时速要从最高速280节降低到不超过110节(约180k/h),投放高度约为10-30米。

 这也是为什么漂亮国鱼雷机在太平洋战争早期作战中几乎难以幸免的原因。

 再坚固的鱼雷机,也很难在鬼子密集防空火力中低空飞过而毫发无损。

 这和在敌人枪口下蹦迪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