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安排(第3页)

二人听了,各自应下。

赵祯与吴用二人一同去城中大营,将李应、杨林二人的任命送来。李应、杨林看后,各个欢喜,连连称谢。

赵祯道:“李应兄弟你带头投献土地,杨林兄弟四处奔走,也有战功,我都记在心里,如今有机会,自然要酬谢你二人。今后寿张县就要靠你二人把守。前几日县里从牢营里放出来一个叫做洪岩的教头,这人原是沧州柴大官人府上教头,有些武艺在身,等他将养好了,就在这里做个都头。”

李应道:“大官人,寿张这里1500人,只我与杨林兄弟两个,巡视地方,防备盗贼,再加上这个新来的洪岩,也不够用。还请大官人再留下两个兄弟帮衬。”

赵祯沉吟片刻,问吴用道:“学究以为如何?”

吴用道:“李应兄弟说的不错,这寿张县既然已经占下,万不能再出变故,不如再从宛子城调来600步卒,凑够2000人,再抽调孙立为马军营指挥使、燕顺为都虞侯,统领马军300人。合计战兵2300人,以李应兄弟为军指挥使,孙立副之,杨林兄弟为都虞侯。县城日常有李旺兄弟统领三班、弓手巡视,其他各处村坊,如梁山县一般,依村坊大小,招募三五十不等的村庄乡勇,如何?”

赵祯道:“如此县里也有六筹敢战的好汉统领,一旦有事,也能支应一二。到时飞鸽传书,我这里自然出兵来救,李应兄弟以为如何?”

“大官人说的是。有这些兄弟帮衬,敢立军令状,把守寿张县不失。”李应拍着胸脯说道。

当下,赵祯写下调令,用过印后,使人送去梁山。

不提孙立、燕顺二人接令后,各自去宛子城抽调军士,战马,领兵前来寿张县。只说赵祯又在寿张县住了几日,有吴用、萧让、朱武、刘慧娘四人帮衬,县事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在军中将士配合下,清仗土地人口进行的很顺利,如今只剩赵堌堆乡还未清仗,再有两日功夫,就能完成登记。如今已是七月,赵祯打算等萧让清仗土地后,就率军返回梁山县。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