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主:开局一本水浒传鲤鱼粽子
第702章 石城 东川(补上月600月票)(第3页)
果毅营、射声营返回梁山。出征军士各有封赏。
占据大理国两郡,除了地盘、人口,收获最大的就是滇马,两郡拢共收缴了不下二十万匹。
两郡百姓家中,粗略的统计一番,还有不下三十万匹。
只可惜,这些马作为战马多不合格,马军将士只能挑短小精悍的,着甲都难。一旦重了,这马就只能缓行,不能冲刺。只有两万余匹稍高大的,能驮动马军将士顶盔掼甲。
不合格的滇马,除了拨去军中做驮马外,驿站也补充了一批,其余的都在各处州府发卖,散入民间作为役畜,或驮货拉车、或耕地犁地。当然,也不乏有人家买来骑乘的。
有了这批滇马,京畿路、福建路畜力一下子就宽裕了起来。
石城郡、东川郡按照梁国习俗,都把郡改为州。为了削弱各部,加强二州对梁国的归属感,各部也不再称部蛮,所居村寨城池,也都改了名字,如于矢部改名普安,磨弥部改名沾益,夜苴部改名今富源,纳垢部改名马龙
不但如此,赵祯还叫众部蛮互相杂居,州府县衙也都选派了官吏前往治理。
石城州、东川州知州都是从福建路被苗傅囚禁的官吏中挑选出来担任的。石城州知州是李弥逊,曾是赵构朝廷户部主事,苗傅逃跑时,将其掳来福州。
东川州知州胡铨,也是不肯降顺苗傅的大臣,曾任枢密院编修。兄弟子侄,也是各个有才名。兄胡铸,堂弟胡锷,从弟胡镐,儿子胡泳、胡澥、胡浃、胡瀳,侄子胡潚,也都被委以官职。
胡铸好做学问,做了国子监主簿,胡锷、胡镐二人,一人做了淄州高苑知县,一人做了兴化军通判。
胡泳、胡澥、胡浃、胡瀳、胡潚五人,也分在各处州县,或为主簿,或为矿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