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震惊的猜想(第3页)

 

杨靖愣了愣:“不会是他吧?”

 

“嗯?”

 

茹太素和秦达纷纷看向杨靖,询问道:“杨部堂,你说的他是谁啊”

 

杨靖道:“还记得文伯祺案么”

 

茹太素和秦达豁然一愣:“朱公子?!”

 

杨靖道:“对,就是朱公子!当初朱公子入狱,皇爷对朱公子的态度,可不一般的好啊!”

 

“今天傅友文又说大明皇不是皇子,那就是皇孙”

 

茹太素和秦达脚步顿住,回头看着杨靖:“皇孙不都在东宫吗?”

 

杨靖摇头:“你们还记得,之前太孙突然隐秘踪迹的事情吗?”

 

此言一出,茹太素和秦达面色顿变,许久后,茹太素左右看看,小声询问:“不是因为一些事情出去了吗?难道还在皇城?”

 

杨靖点点头,又摇着头道:“刑部有个神秘的卷宗,是关于最近皇孙殿下失踪的消息的。”

 

说着,他便开始说明。

 

等杨靖说完,似乎事情渐渐清晰。

 

茹太素惊呼:“没没离开皇城或者或者还在,只是蛰伏起来了?朱公子皇明嫡长孙?!”

 

杨靖不置可否,目光有些深邃:“不然解释不通。”

 

“老爷子可不止一次在朝廷提过这个人,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印象。”

 

“这么厉害的一位人物,老爷子为啥要压着功?”

 

他这么一说,秦达和茹太素纷纷愣住了,面色阴晴不定。

 

结合着老爷子在这大半年时间内,对皇储之位只字未提,这分明就是在布局什么。

 

如果是因为朱雄英的话,那么一切都说得通了。

 

郑用和文豫章的死,乃至于中山王府无缘无故的卸权,似乎都在彰显着,老爷子提前给淮西一脉留后路。

 

为什么要给淮西勋贵留后路

 

因为朱雄焕体内留着的血,可是有常家还蓝家的一部分!

 

秦达目光如炬,压低声音道:“杨尚书,好,就算当初的朱雄焕真没死,那么何以确定朱公子就是朱雄焕”

 

杨靖道:“那么文伯祺被朱公子杀了,为什么老爷子不让三法司审,为什么要亲自过问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配老爷子亲自过问吗”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你两谋逆了,老爷子也只是交给锦衣卫处理,你们配老爷子出手吗?”

 

虽然话说的不好听,但事实真是如此。

 

他们即便是部堂高官,封疆大吏,可在皇权面前,依旧渺小的如同蚂蚁。

 

嘶!嘶!

 

两人瞪大眼睛,目瞪口呆的看着杨靖,猛地狂吸凉气。

 

杨靖看着两人狰狞的神色,道:“成了,咱们也莫瞎琢磨了,心里有个底就行。”

 

“本官估摸着,这治疗疟疾的英雄人物,指不定就是他,不然为啥不能透露?”

 

“老爷子有老爷子自己的打算,咱就莫跟着凑热闹了,我估计用不了多久,老爷子就会将其推向人前。”

 

“总总迹象表明快了!就在今年,大明一定会变天!”

 

另一边。

 

一封封奏疏,送到朱雄英案头。

 

老爷子乐得清闲,晚上就搬着摇椅躺在朱雄英旁边,半阖着双眼看朱雄英批奏疏。

 

积压了三日的奏疏,实在太多。

 

朱雄英有些埋怨道:“皇帝咋这么不近人情。”

 

朱元璋嘴角抽了抽。

 

“一把年纪了也不知羞!啥事都朝您老这丢,他倒是会撂担子。”

 

朱元璋干咳一阵,道:“哪来这么多怨气,这不是器重你么?”

 

“停!”

 

朱雄英道:“和我没关系,是器重你!”

 

“也不知道哪儿知道您老身子好了,这身体才见好,还不给人休息了呀!”

 

听着大孙絮絮叨叨的说着,朱元璋干脆不理他。

 

这些奏疏大都是一些地方上的小事,朱怀浏览的很快,批的也很快。

 

该准的准,该表扬的表扬。

 

突然,朱雄英持笔的手顿了顿。

 

朱元璋似乎察觉了异样,好奇的问道:“咋了大孙”

 

朱雄英将奏疏拿给朱元璋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