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电影宣传会,一群特殊的粉丝
这个采访让维生素又开心又伤心。
顾澄特意提起了锦梨,那语气听着是很欣赏的。
但他说遗憾也是一种完美,就表露出不会再跟锦梨合作一部青春校园偶像剧了。
[所以以后都不能看两人合作校园偶像剧了吗?]
[不要哇,在最美好的年华就应该演属于这个年华的角色啊!我不要再看三十多岁的人演校园剧当男女主了!!]
[+1,的确不想再看中偶了(中年人偶像剧)]
[不,遗憾是残缺,我们想要不留遗憾!!!]
锦梨看完顾澄的采访,好笑地摇了摇头。
网友其实理解错了顾澄的意思,顾澄只是说让《暗杀》的遗憾永远留在《暗杀》,不用另外拍一部剧去圆满它。
虽然他提起了遗憾,但全程没说是哪里的遗憾,这个遗憾可以指网友所想的合作,但也同样可以指《暗杀》的结局。
锦梨看完博客,又重新回归到直播间。
《小王子》已经读完了,她最近读的是《围城》(钱钟书)。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流言比流感蔓延更快,比流产更让人心力憔悴。”
“人生的刺,就在于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这本书以方鸿渐的人生轨迹为线,串起婚姻、职场、社交的困境。
锦梨看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提笔写下了一句话——
“人生处处是围城,冲进与逃出皆苦。”
婚姻如牢笼,表面光鲜内里束缚,爱情常常沦为利益算计。
人总是对想要得到的东西渴望,却又在得到时厌倦。
对已拥有的东西漠视,对失去的东西留恋。
……
这本书用犀利的讽刺与幽默的比喻,语言反而有种“登峰造极返璞归真”的美感。
锦梨有时候看着看着,觉得这本书很超前,所讲的一些事情很符合现代人的困境。
无论是职业、理想、归属、爱情……人们皆困于“进城”与“出城”的循环。
锦梨对人类社会的一些情感、特有的仪式并不清楚,但通过这本书,她反而能感受到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确会有的痛点。
不过即便如此,她还是对人性报以美好期望的。
不是看了这本书让自己变得悲观,对人性绝望,而是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珍惜无论自己是贫穷还是富贵,都对自己抱有善意的人。
观看《围城》有感,锦梨忽然觉得其实她可以投资这种类型的影片,反馈一个很现实、但又不完全现实的世界。
这种片没有偶像剧那种梦幻的、不真实的感觉,只有接地气的朴实,道尽人世间的悲欢。
而且她相信,这种类型的剧应该也是有市场的,肯定有编剧去写。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幻想细胞,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看偶像剧。
许多人打开电视剧,或许只是想要从中找到与自己人生相像的片段。
-
翌日,泉林电影宣传会。
网友之前觉得泉林这边的票卖不出去,是因为这里的很多都是老年人,老年人对这些不感兴趣。
但结果恰恰相反。
泉林卖出去的票,基本都是老年人购买。
之所以没卖完,是因为剩下的位置都不好,视野受阻。
但网络上一官宣锦梨要来这次的电影宣传会,还剩下的100个座位瞬间秒空。
年轻人早早就到了现场,找到座位坐下,一些喜欢做物料的粉丝还向其他年轻人互相交换物料。
物料有印有锦梨照片的小扇子、小挂钩、小贴纸、漂亮的宣传单、手幅……
有一些粉丝还很别出心裁,做了印有锦梨头像的清凉油,让大家上头的时候清清火,瞬间下头。
哦,对了,还有特别定制的鲤鱼钥匙扣,精美程度都能拿出去贩卖。
因为提前来到现场的粉丝有点少,一些有加入后援会的粉丝还在担心:
“来的不会都是凑热闹的人吧?”
“会不会全是黄牛党?”
“不对,黄牛都没买到泉林场的票啊,锦梨这次空降得太突然,完全没有消息。”
“难道来的全部都是普通粉丝,真的是冲着电影过来的?”
粉丝正这么想着,忽然,入口通道传来一些动静,一些头发花白的中老年人开始缓缓进场。
“好亮堂的电影院啊,上次我进电影院都是五年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