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送葬?(第2页)
“还有那雕刻工艺,棺椁前面的寿字还镶了一层金!真是有钱人家!”
“你们发现没有,这些棺椁后面还刻着姓氏呢!张、霍、李、齐……哎?这不是九门的姓吗?难道这些人是九门的人?”
“九门的人?怪不得这么大的阵仗呢!”……
随着天色越来越亮,道路两边的人也越来越多。
以往人多就意味着堵车,但今天马路上却出奇地安静。没有多少车在湘江路上行驶。
即使有车辆经过,在看到对面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后,也立刻掉头选择其他路段行驶。而这支队伍正是潭州九门的人。
此时一辆车刚刚拐到这条街道上就看到了不远处的送葬队伍浩浩荡荡地走来。
驾驶座上的男人见状赶忙拐弯甚至不惜闯红灯也要换条路走。
副驾驶上的女人一脸不解地看着男人问道:“哎?你拐什么啊?你上班不是要迟到了吗?”
“还闯了红灯!你本上还剩多少分了?”
男人眉头紧锁不悦地说道:“你懂什么?不知道开车的不能挡送葬的吗?再说了你知道这些送葬的队伍是什么来历吗?”女人更加疑惑了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男人缓缓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心中的惊悸压下,“我也是早上从同事那里听说的,他告诫我千万别走这条路,因为今天九门的人会走这条路送葬。”
女人闻言,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不解,“你同事是怎么知道的呢?”
男人轻轻摇了摇头,目光不自觉地瞟向后视镜,确认那支送葬的队伍已经远去,才继续说道:“他说早上吃饭的时候亲眼所见,那些棺材上都镌刻着九门的姓氏。你想想,如果不是九门的人,哪里会有如此大的排场?”
说到这里,男人似乎仍心有余悸,又补充了一句:“现在整个潭州市,恐怕没人不知道九门下葬的事了。”
言罢,他打开了车载收音机,想要驱散心中的不安。然而,收音机里传来的早间新闻却再次提及了这件事。
“各位听众早上好,这里是潭州市早间新闻,我是冯涛。”
“我是娇娇。”另一个声音响起。
“娇娇,你听说了吗?今天早上,市区环南路出现了一支特别引人注目的队伍。”
“你是说那支送葬的队伍吧?我确实有所耳闻。”
“那你知道这支队伍的来头吗?”
“当然知道了,是九门的人啊!现在恐怕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九门下葬,真不知道九门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是啊,我们昨天凌晨三点就开始收到消息,有人说看到九门的人从芙蓉区一直走到环南路。”
“天哪,那岂不是走了一整夜?”
……
此时的潭州九门成员,正整齐地走在道路右侧,每家大约三十人,如同军队一般排列得井井有条。他们并未影响交通,但路上的司机在看到这样的队伍后,无不心生敬畏,纷纷避让。
这支队伍,全是为下葬而来。每个人都穿着白色的孝服,每家都抬着一口棺材。棺材四周,各有八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抬着,他们肩上的毛巾早已被汗水浸透,但没有一个停下脚步。
按照古老的习俗,抬棺下葬时,若棺材落地,便意味着要在此地下葬。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是马路,交通局也绝不会允许在大马路上下葬。
棺材前方,还有一位穿着白色孝服的人,每隔三十几步便撒下一把纸钱。漫天的纸钱在空中飞舞,为这片天空增添了几分悲凉的气息。
令人奇怪的是,这些人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悲伤。仿佛这种情绪已经在十几年前为棺中之人耗尽了。
唢呐声从凌晨三点一直响到现在,期间已经换了好几批唢呐手。为了今天的下葬仪式,九门特意请来了许多懂得吹唢呐的师傅来帮忙送行。队伍中,光是吹唢呐的人就有五十个之多,可见今天九门下葬的规模之大。
这支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正穿过市区,向郊外名为升龙山的墓地进发。一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车辆也绕道而行。即便因此造成了交通拥堵,也没有一个司机敢鸣笛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