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一世风流才子

第536章 令西南三道巡天使领军!(4k求(第2页)

 

说着,这位主张儒家治国的御史大夫,朝龙椅上的武帝扶了扶手,宽大的袖袍垂落如瀑,

 

“陛下,不妨让老臣领了此事!”

 

这位御史大夫,满头白发,说话却是铿锵有力。

 

这话里话外,在争夺这门差事,暗藏机锋。

 

孟家与皇甫家,一个四世三公,一门三君子,一个家里有一尊活了不知多少年,甚至独身闯过西方净土的菩提武圣!

 

虽说平时在朝堂上走的近些,但朝堂之上,哪有什么真正的盟友,涉及到利益,都靠自己的手段去争。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看着两位大佬竟直接下场,面色惊疑。

 

特别是,两位口中所说的内容,令朝堂上下一片嘈杂,

 

白玉京,天人,新任镇魔使疑死身死,江湖隐士.

 

这一切都是那封奏折引起的。

 

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那封蜀地急报,一时忍不住惊疑。

 

蜀地到底发生了何事

 

似乎牵涉甚大!

 

而朝廷上不乏有识之士,特别是武将当中,听到白玉京这三个字,浑身一震,目绽精光。

 

只是还不待他们多说,立马又有九卿开口,表达的意思差不多。

 

神都军卫尉兼指挥使、大理寺卿、皇室宗正.

 

三公九卿,二品大员相继发声,商谈怎么处置,对奏折中的事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浓厚兴趣,就像是一大块蛋糕摆在众人面前,这些大臣商量着怎么分。

 

其中,为得利益者,讨论着讨论着,言辞激烈起来,在朝堂上慢慢演变成争吵,各自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至于,里面提到疑似身死的蜀地新任镇魔使,只是在话语中作为一个铺垫,根本没人关心其死活。

 

而就在这种朝堂上的你一言,我一语中,满朝官员渐渐拼凑出奏折上的内容,震动不已。

 

简而言之,就是蜀地出现了一座秘地,疑似与传说中的缥缈之地,天人居所有关,引得蜀地沸腾,厮杀四起,而那里疑似有天人墓葬,引发许多江湖大神通者涌入。

 

至于陛下前不久亲自任命,新上任去的勾越,就在那座山里疑似身死!

 

就这么简单。

而现在,朝堂上一众大臣就在为派谁去主持大局而争吵不休,相互否定各自提议的人选,无非就是在想着能不能从中分一杯羹,然后从中找到一个平衡。

 

这种情况,在朝堂上并不新鲜。

 

当初蜀地异象生,出了不少天材地宝的传言,朝堂上就有过类似的争辩。

 

只是这次争的有些激烈罢了。

 

上头的人说完,

 

就这样,时间从上午吵到中午,没吵出个结果。

 

而龙椅上,武帝就这么任由

 

就在朝堂争执不休时,殿外的宫门,忽传一声急呼。

 

“报!”

 

接着,远处一串闷雷般的马蹄声,铜铃与铠甲碰撞的声响撕破皇城,一道道宫门轰然洞开时,檐下的铜风铃齐齐震颤。

 

当穿过九道宫门,一道甲光飞身下马,踏着汉白玉阶飞奔而上。

 

一位身穿紫色甲胄的甲士快步踏入陷入安静的金銮殿,哗啦啦单膝跪在御前,随后双手递上一道奏折,

 

“蜀地两疏急奏!!”

 

“妖魔叩关,锦官封城!”

 

这话一出,朝堂色变。

 

龙椅上的武帝眼睛一眯,身子往前倾,摆了摆手,身边的大太监冯保立即走下高台,从甲士手中接过急奏,随即返回高台上去,躬身递给陛下。

 

武帝没有接过,只是沉了沉声,“念!”

 

冯保当即站直了身子,打开奏折,高声念出奏折上的内容,

 

“微臣,司礼监曹正,再发急奏,谨奏陛下:顷者,新任镇魔使勾大人元神令牌碎裂后,留守祖山的第九山兵马接到命令回防锦官,不久后,锦官城封城,如临大敌,九头大妖相继现身,围攻锦官,更有大魔藏在暗处,悍然出手,欲破大阵,.此刻,剑南道抚司群龙无首,微臣只能披甲上城.恳请陛下发兵派人谨奏!”

 

随着声音传荡在金銮殿内,朝堂上百官或是皱眉,或是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