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一世风流才子

第581章(第3页)

 

而赫连山打开奏折,眉毛当即竖了起来,手上一捏,这奏折在手上顿时化作齑粉,碎了。

 

“竖子敢尔!”

 

“听说他们下午还喝了一场践行酒”

 

曹公公此时知道这位国师很生气,如鹌鹑脑袋一样点了点头。

 

只见赫连山胸膛上下起伏,深吸了一口气后。

 

甩了甩袖子,把案牍上的粉末吹了个干净,随后只是说了一句,

 

“这奏折,我没见过。”

 

司礼监的曹公公啊了一声,随后苦着脸,点了点头。

 

“是!”

 

而就在赫连山与曹公公来了一场“当此事没发生过”的滑稽表演时,陈渊已经离开了锦官城,朝东南方向御风疾驰。

 

目标,八千里外的青山县!

 

云海破浪,遨游宇内,陈渊身化流光划破晚霞,身下的群山正浸在暮色里,新绿的林海翻涌着,被夕阳镀上层暖红。

 

长风掠过耳畔,带着山间的清气,他划破蜿蜒如银的江河,掠过炊烟初起的村落,天地间的色彩正被暮色调和成温润的玉色。

 

此刻,他竟有一种如游子归家的急切感觉。

 

许久没回去了。

 

几年时间,一晃匆匆,他一直追逐着,被俗世洪流驱赶着,没有停下脚步。

 

如今,那里还有人等着自己。

 

他用自己了最快的速度,数千里路,在他身下快速划过,暮色渐渐西沉。

 

当他终于看到暮色下的一座山城轮廓时,速度才终于放缓,只见那怒江的江水依旧涛涛不绝,此时,一声悠扬的调子悠悠传到了他的耳边。

 

“春阳暖,染春江,波光粼粼闪金光。岸边新柳垂丝长,桃浅笑映湖光。渔家小船悠悠荡,船桨轻摇水中央。网儿撒下梦满舱,鱼儿欢跳闪银芒。夕阳渐落西山岗,晚霞似火映脸庞。风吹芦苇沙沙响,歌声.”

 

只见,在远处那山城脚下的江面上,一艘归家的渔船正切开暗红色的粼粼波光,划船带着斗笠的老丈唱着嘹亮的渔歌,木桨搅碎满河碎金,悠悠荡荡。岸边芦苇荡在暮色里摇成青灰色的浪,藏在丛中的水鸟被船头的渔歌惊起,扑棱棱掠过挂满晚霞的天空。

 

网兜里的银鳞还在闪,映得舱板亮堂堂的,像撒了满地星光,穿着灰色布衫的渔妇蹲在船尾拾掇渔获,指尖沾着的湖水折射着残阳。

 

远处,码头上次第亮起来的灯火与船头的马灯连成串,在水面铺成流动的微光。渔歌忽高忽低地漫过,混着桨声、笑骂声,把渐沉的暮色都泡得软软的,连晚风都忍不住放慢脚步,贴着船舷听这歌声。

 

这惬意的景色,藏在这座偏远的山城里。

 

陈渊悠然一笑,随后矗立在高空,张开天目,扫视着整座青山县。

 

如今的青山县变化很大,有了内外城之分,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这里,那席卷蜀地数年的妖祸战乱,似乎没有打搅到这座小山城。

 

陈渊看到了,自己的老房子还在。

 

他还注意到了,那间小巷的酒铺还挂着灯笼。

 

一个驼背的身影,正在拿着木板堵门,准备收摊了。

 

“老吴!”

 

一个声音在这巷尾里突兀响起。

 

收摊的老汉驼背的身子一颤,转过身来,不是老吴是谁。

 

“小陈大人!”

 

老吴见到巷角站着的那身影,眼里瞬间闪过泪,快步走过来。

 

那身影站在烛光与暮色的光影交错间,走了出来。

 

“我就知道你闲不住!”

 

“又跑来开你这酒摊子了。”

 

陈渊笑着。

 

老吴在抚司不安全,他让人带了老吴回乡颐养天年,可他还惦念着这点旧事。

 

“小陈大人,这回回来,什么时候走”

 

老吴见到陈渊很高兴,那皱纹生出的脸又带着一种期盼。

 

“暂时不走了!”

 

“有点累了,想休息一下。”

 

陈渊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摸了摸这熟悉的老物件,很是亲切。

 

老吴瞬间精神了,

 

“那就好,那就好。”

 

“您好久没尝我的酒了,快尝尝。”

 

老吴就像一个兴奋的小孩,开始忙上忙下,就像以前一样,给陈渊打酒,切肉,上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