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信(第2页)
它的本体是冯桂香帽子上的那朵白花,只要注入灵性即可启动,功能也很简单,那就是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被未知存在的知识污染。
并且,这件道具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或许只是这样,还无法体现出这件道具究竟是何等的精妙,它的精妙之处需要和常规的污染检测手段作对比。
常规的用来确认一个人是否被污染的方法:一是通过特殊方式召唤出被测试者的灵体,直接对灵体进行提问;二是将被测试者掌握的所有知识复制,然后确认其中是否有未知存在知识的污染。
然而这两种方法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检测者一定会接触到那些未知的知识,遭受相应的污染,最终变成一个只有怪异本能存在的疯癫的怪物。
相比之下,“纯天然”不会给使用者带来任何额外的负担,也不需要使用者直面污染,它可以通过特殊的手段直观反映出被测试者的污染程度。
那就是在被测试者身后的前任店长灵体投影的状态,原本白色接近透明的灵体,颜色越浅、越透明,就代表被测试者没有遭遇污染;反之,颜色越深、越凝实,就代表被测试者的污染程度很高。
冯桂香看着胡杨身后那白色的透明灵体化作烟雾消散,明白胡杨没有遭遇任何污染,和她刚刚在对话中体会到的感觉一致。
这位现任店长并不像店长当时那么痛苦,他完全没有受到污染,就像一个正常的人类一样。
这是怎么做到的?
冯桂香不禁产生了疑问:这位名为胡杨的店长,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在与店长都无法对付的恐怖存在的斗争中不落下风?
虽然难以置信,但“纯天然”的检测结果不会骗人,冯桂香也绝对相信店长制造的这个得意道具。
既然如此,那就可以把那个东西交给这位店长了。
冯桂香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封信,递交到胡杨面前:“其实我这次回来,并不完全是为了回忆过去的时光。这是前任店长留给您的一封信,里面记载了一些可能会对您有所帮助的内容。”
她此次前来的真正目的之一,正是为了观测胡杨有没有被那个恐怖的存在污染,并根据对应的被污染情况,给出具体信件。
没错,她的衣服口袋里装着十几封外形一致,但是内容天差地别的信件。
它们当中的每一封,都对应着一个被污染的临界点。
冯桂香现在交给胡杨的这封,对应的就是未被污染的正常状态,也是店长的预测中,可能性最大的状态。
店长当时为了写这封信,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
他字斟句酌,极力避免在里面提到任何特异领域的内容,防止这些东西变成污染新店长的源头。
胡杨接过信封,只见上面字迹工整的写着:
致新店长——来自一位老店长的闲聊。
他拆开信封,拿出了里面的信纸,信纸上一行一行工整地写着:
亲爱的朋友:
你好啊,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应该已经去世有些时日了。
不需要为我的离开感到难过,我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罢了。
好吧,是开玩笑的,我真的去世了,也不可能有再活一次的机会。
旅店经营的如何了呢?
应该是赚钱的吧,不过没赚钱也不要紧,因为重要的不是钱,而是经营旅店的过程。
经营旅店本身就是一个很美妙的体验,经营之中面对的那些大事小情,我现在回忆起来都还能感觉到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