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精神迷彩”(第3页)

 再回过头来看店长和他说的每一句话,伦道夫可以确认店长从一开始就知道事情的真相,店长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让他更接近这个真相。

 他收起译本,将手掌置于胸前,一个标准的鞠躬行礼,代表了他的感谢:“多谢店长指点,我想我应该是明白了。”

 胡杨对伦道夫如此正式的行礼感到有些意外,不过伦道夫能明白恐怖小说都是假的这个道理,确实是好事一桩。

 毕竟作为报社的记者,恐怖小说的译者,以后他在工作中遇到类似的内容绝对不会少。

 “明白了就好,不用这么客气。”胡杨欣慰地说道。

 其实他心里有考虑过,要不要向伦道夫收点翻译费用,但是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放弃了。

 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在刚刚的翻译过程中,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看到的中文誊写成中文,然后交给伦道夫。

 这显然不符合“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胡杨也觉得自己投入的那点劳动量,还达不到可以索要报酬的标准。

 不如就做个顺水人情,免费给伦道夫翻译,让他记得自己这个店长的好。

 这样以后要找伦道夫给旅店写宣传稿件的时候,自己的态度也能硬气很多。

 看着胡杨脸上欣慰的表情,伦道夫长出一口气,看来他对店长话语中蕴含的暗示解读正确。

 他郑重地收起那沓纸。

 虽然眼下的重点早已经脱离了那本笔记,但笔记中的内容作为船只失踪案的重要证物,还是需要好好保管。

 而且回到调查局之后也可以找其他同事,一同分析这份笔记译本当中更多的细节,尝试从里面找出那个害得八艘船只遇难的罪魁祸首的真实面目。

 收好译本之后,伦道夫将译本放回到房间的箱子里,随后走出来再次向胡杨鞠躬致意。

 他眼角的余光恰好瞟到了在柜台边上展开的那个笔记本——那是店长借给他做笔记用的。

 只不过他现在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那个笔记本的页数似乎完全用不完一样。

 同样的还有他手里的钢笔,里面的墨水从未有过减少。

 作为一名调查员,伦道夫自然不会像普通民众一样迟钝,他又怎么可能看不出店长借给他的这支钢笔和笔记本绝非普通的笔和纸?

 从握着笔的那一刻他就感觉自己的思绪宛如飞跃一般,所有的记忆就如同图书馆书架上的一本本书籍,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翻看,内容细节详实到他看到的每一个符号。

 而那个有抓痕的笔记本,则可以如实还原他记忆中看到的所有的文字和符号,甚至可以无视某些未知的法则,将本不能被记录的文字写下。

 一支可以随时调取记忆的钢笔,和一个可以记录看到的一切事物的本子,试想一下,拥有这两样装备的调查员在调查异常现象的过程中得有多么得心应手?

 不必担心案件内容过多无法全部记住;

 无需忧虑间隔太长时间导致的记忆模糊;

 更不必害怕未知力量的干扰而无法记录真相;

 甚至这两件东西的使用寿命接近于无限。

 伦道夫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过如此强烈地想要获得某样东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