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好想吃薯片

第170章 金曲诞生(第2页)

 “行。”

 江弦点点头,“咱待会儿就去。”

 “哎?你这人怎么那么草率,起码要做点儿准备吧。”

 朱琳心里那个砰砰跳,她这辈子第一次那么大勇气说出一个字。

 “我总得和我家里头商量好,你也没问过你家里的意见啊。”

 “支持,他们都支持。”

 “德性。”

 朱琳轻叱一声,烫着脸走了。

 好似和他商量了这件事儿,又好似没有。

 花了几天时间,江弦把《霍元甲》的电视剧剧本给写好了,徐小明很快来取。

 电影剧本和电视剧剧本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电视剧剧本分集,江弦不光得把原本的一部《霍元甲》切成十个片段,还得给每一集增加对话,有时候还得添一些配角角色,丰满剧集。

 不过并不算难,故事大体框架已定,他再拿出点网文的水文功夫,随随便便就能给他水够一集,尤其是断章这网文基本功,他保证每一集断的观众都能吐血。

 徐小明把《霍元甲》剧本拿回去看了一遍,很快回来,神色激动。

 “你写的很好!很有水平!我看的时候,画面就基本上在我脑海里流动了。”

 他也会编剧,自然知道想达到这样的功底,要有多深厚的功力,至少他是做不到的。

 “小明,我能问个问题么?”

 “你讲。”

 “你们那边打算给我付多少的稿酬?”江弦觉着现在问这个问题就很合适,他可是先干完了活儿,等徐小明觉得剧本不错这才问了价。

 “我们那边也得讨论,不过我能给你个最保守的数字。”徐小明比划了个手势,“九千块人民币。”

 咝。

 江弦一听顿时就跑去香港那边混了。

 吭哧吭哧给北影厂写个剧本,两千。

 拿着现成的霍元甲,一通乱水,水出个剧本,九千。

 这搁谁心里谁能没落差?

 “小明

,给我稿酬的时候,你能别直接给我汇钱么?”江弦试探着问。

 徐小明也熟悉内地这边儿的路数,马上明白,“你想要外汇券?”

 从1980年到1995年,我们国家实行的都是非常独特的双货币制度——人民币和外汇券同时在市场上流通。

 外汇券是很紧俏的东西,有了外汇券就能在友谊商店、免税店这些地方买到奢侈品、高档货,可以买到进口商品,可以换美元,国内很多人考托福的报名费就是用外汇券去换美元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