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好想吃薯片

第236章 信比票多?(第2页)

 诗人杨炼作为理事之一,快速把讨论的内容记述下来,“我觉得我们今天的讨论内容可以写成一篇评论文章,你们同意么?”

 编辑部其他人表示没什么意见。

 杨炼便确定下来,待到讨论会结束,众人解散,他回到家里坐在桌前,将讨论内容的笔记展开。

 稍作思索,便灵感丰沛挥笔从容

 ——《生活中朴素的平等——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今天文学研究会。

 一篇评论,洋洋洒洒,一挥而就。

 杨炼甚至想好给它排在这一期最后的位置。

 不过他并不知道,这就将是《今天》编辑部所编辑的最后一期文学资料,巧合之下,这篇文学评论恰恰成为《今天》杂志的“墓志铭”。

 沙滩北街2号。

 《人民文学》编辑部又忙活起了一年一度的全国优秀评选活动。

 “今年冒出来的好真不少啊。”

 “有哪几部热门么?”

 “徐怀中的这篇《西线轶事》、张贤亮的《灵与肉》、陈建功的《丹凤眼》.都深受读者们的追捧。”

 尝鼎一脔,一叶知秋,从评选就能看出,今年的文化界宛若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大量新人、新,这令编辑们振奋异常。

 我们的文学在走向繁荣!

 “今年江弦没发短篇?”

 “发了,《京城文学》帮他申报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参评,不过票数没有《灵与肉》《丹凤眼》那么高,《西线轶事》今年应该是要砍倒一片了。”

 《西线轶事》是今年的一部大热,由军旅作家徐怀中创作。

 作家们终于将反思的目光,放到了军旅这个敏感的区域,徐怀中一改以往军事题材的老路子,不写捷报频传,反而写战士们的生活,加以反思,再外加环境的影响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终于促成这篇的大热。

 “这小子今年终于能给其他作家一点机

会了。”有编辑感叹。

 江弦年年都能憋个第一出来,去年更是一个人拿三个奖,拿奖拿得手都快软。

 而且每年都还是顶着《京城文学》的名义拿下第一,让他们主办方《人民文学》很没面子。

 今年总算是没了这个大魔王的阴影。

 “也就是没长篇奖,不然他怎么可能不拿”角落里不知谁幽幽说了一声。

 大家集体沉默。

 他们自然知道,江弦今年的写作重心一直都在长篇上,就光一篇《许三观卖血记》,绝对是今年12月份的重头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