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好想吃薯片

第239章 诸君入我怀(第2页)

 “那行,这事儿咱就这么定下来了,还有个事儿要跟你说清楚,你们学生马上准备放寒假了,我们等着开机,听你说话像外地的,过年

你肯定不能回去。”

 “那我住哪儿啊?”

 张艺谋发了愁,假期期间学校是不让他住的。

 陈皑鸽立马拍了胸脯,“你就住我们家,我媳妇出国了。”

 他已经和孙加林结婚了,可惜刚完婚,对方就考去了加拿大留学。

 去了外面,见识了资本主义社会,心也就野了,加上夫妻俩隔着海岸,根本见不着面,长此以往,那还有个屁的感情,后来就离了,这是吟诗小王子的第一段婚姻,以失败告终。

 把张艺谋定下来,又让张艺谋帮他推荐几个人选。

 张艺谋又给他推荐了他室友顾长卫,其掌镜过《红高粱》《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

 陈皑鸽也很殷勤,帮忙点出个侯咏、吕乐。

 前者掌镜《一个都不能少》。

 后者掌镜《x山大地震》、《一九x二》。

 看似是推荐,实则人选都在江弦写的名单上头。

 一会工夫,自80年代以来,华语电影的顶级摄影师半数都被江弦尽数纳入囊中。

 编导这方面的人才也少不了。

 “我来啊,江兄,你就交给我!”

 陈皑鸽自告奋勇。

 江弦说,“你来我当然没问题,不过你得再给我介绍个人,我听说你们这儿有位叫张建亚的。”

 听话听音儿,陈皑鸽虽然听着江弦是答应他了,不过总觉着他像个赠品似得,人家相中的完全是别人。

 “张建亚?那孙子学好莱坞学的最像了,找他干嘛?”

 在这年头,好莱坞是个贬义词。

 陈皑鸽想半天也想不通江弦为啥会找他。

 张建亚也是他们导演系的,江弦很快就见着这家伙。

 他发际线特高,长得只能说是板正,真要说看着顺眼的程度,江弦觉着还不如葛尤,葛尤人是鬼鬼祟祟了点儿,不过看着特讨人喜欢。

 就这水平,怎么撩上张瑜的?

 就是那个《庐山恋》的张瑜,汪嘉伟去找张瑜的时候,张瑜正和张建亚打的火热,后来她也确实嫁给了张建亚,再后来就出国,然后把他一脚踹了。

 “您好、您好。”张建亚听了江弦的名字,特别激动,“您的小说我都看,我买了好几本。”

 “坐下说。”

 江弦递给他一根儿万宝路,“想当导演么?”

 张建亚腾一下就立起来了,两眼放光,“我太想了!”

 张建亚也是第五代里的名导了,曾经执导:《三毛从军记》

 潘子演的那个《绝境逢生》

 徐峥演的那个《爱情呼叫转移》

 既然决定找他编导,江弦就和他多聊了一会儿,让张建亚去查外国纪录片的资料,提前想想这个人物纪录片怎么拍。

 回到北影厂,江弦请江怀延帮忙,替他联系北电的校领导给他调人。

 花了几天时间把手续办好,江弦把他这群兵聚一块儿,领去全聚德搓上一顿。

 编导是张建亚、陈皑鸽,摄像交给张艺谋、顾长卫、侯咏、吕乐四大金刚,同时还负责灯光、录音、美工。

 江弦扫了一眼。

 这帮后世的老家伙,如今一个个眼神中透露着清澈的愚蠢。

 “喜欢吃啥就点啥。”他把菜单递过去,开始笼络人心。

 一桌人一个个都还挺拘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菜单往手里传了一遍,都不好意思点。

 “江弦同志,还是您点吧。”张艺谋腼腆的把菜单递回去。

 要是国营饭店,服务员早撸袖子准备骂人了,耽误半天事儿最后说不点。

 亏得是全聚德服务态度好,服务员也不催促。

 “这样吧。”江弦接过菜单,看向身旁,利利索索道:“油爆鸭丁、软炸大虾、鲜蘑油菜、香菇笋片.”

 他噼里啪啦一点就是十几个菜,豪爽程度惊掉一桌人的下巴。

 江弦现在就是顿顿吃全聚德他也吃得起,这一张菜单的东西全点上一遍,加起来超不过50块钱。

 当然了,他不是冤大头,点这么多菜,自然是要镇一镇这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