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好想吃薯片

279.第278章 神秘兮兮的姐夫(第2页)

 张守仁激动的

拍了拍桌子,“《高山下的花环》这篇小说,是真的净化了人民的心灵!”

 作为《高山下的花环》的责任编辑,这段时间他也受到了媒体包围。

 《光明x报》《文汇报》纷纷采访他,许多文艺单位、报刊找他介绍作者情况,要他缩写《高山下的花环》的故事梗概。

 还有中作协办的《文艺情况》,要他谈组稿经验。

 此外,许多机关、学校要他参加他们的读者座谈会,许多部队作家到他家里拜访。

 这些个部队作家,一想到居然被江弦这个门外汉写出一部砍倒一大片的军旅名作,心里相当不甘。他们找到张守仁,向张守仁谈创作构思,并强烈要求张守仁跟他们合作。

 在这样的连番围攻下,张守仁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废寝忘食。

 他好不容易才抽出个空闲,把这一麻袋一麻袋的读者来信给江弦送去。

 江弦当然看不完这些信件。

 但他很珍视这些读者们用心写来的信,将这些麻袋裹着的信,原封不动悉数往景山东院子里存。

 院儿里西厢房整整两间屋子都快被这些读者来信占满。

 江国庆回来以后,瞥一眼屋里的堆着的读者来信,颇为震惊,冲饶月梅道:“我算是知道你儿子买翠花胡同那院子干啥用了。”

 “干啥用的?”

 “存读者来信的啊!”

 “.”

 饶月梅哑口无言。

 买一院子就为了存读者的信?

 放别人家里,这话听着跟开玩笑似得,但放他们家

 别说,还真有这个可能!

 想到这里,她连忙催促道:“他爸,你可快给你儿子修修翠花胡同那边的院子。”

 “咋了?”

 “我看啊,就照目前这个情况发展下去,咱这院子哪够你儿子存的?迟早得被这些信堆满,到时候咱睡觉恐怕都得睡在这些信上头。”

 “说啥傻话.”江国庆嘟囔一句。

 饶月梅拍拍他,“我和你说事儿呢,听着没?”

 “哎呀,知道了。”

 深秋时节,未名湖畔流水潺潺,燕大深秋的韵味和高远流淌于燕大学子的心间。

 “朱虹。”

 朱虹听到声喊,回过头去,看到是同宿舍的殷秋瑾。

 她的高考成绩相当不错,稳稳收到了燕大录取通知书,成为了81届的燕大新生,就读于燕大的中文系。

 殷秋瑾快步过来,“朱虹,你去哪了?”

 “买油饼。”朱虹笑着说。

 “学三食堂买的?”

 “不是,燕春固。”朱虹说。

 “怎么上那儿?”殷秋瑾诧异道。

 二两的油饼,学三食堂卖一毛一,燕春固卖一毛二。

 朱虹笑着解释,她老是听中文系的男生讲,吃油饼就一定要吃那一毛二的,只因燕春固有位卖油饼的美女服务员,长得那叫一个花容月貌,气韵绝俗。这会儿还没有选校花这一说,中文系的骚男便为她起了个雅号,名曰:“油饼西施”。

 “我就去看了看这‘油饼西施’长啥样子,是不是真像那些男生们说的那么好看。”

 “那她漂亮不?”殷秋瑾问。

 朱虹想了想,“还行,我承认是比我好看一点.不过没我姐好看。”

 殷秋瑾笑了,“从开学就天天听你说你那个神秘兮兮的姐姐,还有你那个神秘兮兮的姐夫,啥时候让我们见见他们二位。”

 朱虹叹一口气,“唉,他俩可都是大忙人。”

 和殷秋瑾聊着,往宿舍里回,约着明天洗漱后,一起去五四操场跑步一刻钟,再练习一刻钟的排球。

 回到宿舍,朱虹把买来的油饼递给同宿舍的舍友。

 “给你买回来了。”

 “谢谢你,朱虹同学。”

 朱虹人际关系处的相当不错。

 她做事殷勤,打水、拖地、买早餐、买电影票之类的杂事,是有机会就据为已有的。

 “为人民服务”思想,首先就要落实到为同学服务上!

 “你们快看《人民x报》。”

 殷秋瑾递过来一份报纸,“过几天,《天下第一楼》就要正式公演了!”

 “《天下第一楼》是什么?”同宿舍的南方室友问。

 “这你都不知道?”

 殷秋瑾激动的分享,“

这是出自作家江弦笔下的一部话剧,首次上演就是在咱们燕大的校园,上演以后青华的学生都跑来咱们学校看,后来马上被京城人艺看中建组排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