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高二姑娘(第2页)

 冯岩先记起了此事。

 “我记得。”

 “她说,她是盛京官家的下人。”

 “那日,她刚一走,我们便获罪了。也是那一日,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只能送养璧儿。”

 冯文丹细心,记起了各种细节。

 “我记得她怀抱的女婴,裹着一身锦被,锦布上,还绣了官家才能用的图样。”

 “锦被、锦布于躲藏不利,我果断弃之,取了璧儿的棉衣、棉被,给女婴换上,假作成璧儿的姊妹,一同躺在摇篮里。”

 “而后,我们被抓去问话,回来时,妇人已经抱着女婴,早早离去了。”

 林暮不禁发问。

 “你们送养女儿时,没有看一眼吗?”

 提起此事,冯岩一叹:“唉,没有。”

 冯文丹开始抹眼泪:“当时,流放在即,我们急急忙忙就送养了。既怕严冬凛寒、冻着璧儿,更怕看了一眼之后,会有不舍,所以连棉被都没有掀开过。”

 林暮点了点头,满是无奈。

 “原来如此,怪不得你们没有发现,孩子抱错了。”

 冯岩、冯文丹和秋璧同时一惊:“什么?”

 林暮细细解释。

 “当时,两个孩子都裹着一模一样的棉被,数九隆冬,只留了一点顺气的缝口。”

 “妇人太过着急,凭着记忆抱起一个,便匆匆而逃。”

 “待到安全时,才发现抱错了孩子。”

 “她回到京郊,想换回来,却听说,你们都被流放了,民籍尽除。”

 “即便问到了你们的名字,也是无济于事。因为先前,廷合台一直是钟谏独大,秦大人还未入仕,所以,既查不到流放之地,也实难为你们平冤。”

 “如此多年过去,依旧没能换回两个孩子。”

 秋璧提出疑问。

 “那妇人为何避祸于京郊?”

 “当时发生什么事了吗?”

 林暮娓娓道来。

 “想来,你们或许听过方仁舒这个名字。她原是北兆丞,而后,于月盛星梁大战中,救驾有功,因此升迁太卿。”

 “那年,方大人主动找到了高府二房家主,细论皇上、钟谏谋反之事,意在收服督护台于帝瑾王麾下。”

 “高府二房家主,名叫高楠,是督护相高大人的二弟,于督护台中,任督护中相一职。”

 “皇上及时收到风声,为了阻止督护台哗变,便想以高二姑娘为质,威迫督护中相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