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何乐不为(第2页)

 “如皇上所言,他早就无心合谋了,皇上又何必顾念父子之情?”</p>

 “微臣有一计,不知当不当讲?”</p>

 顾孟祯挑眉一趣兴致。</p>

 “说来听听。”</p>

 林暮眉眼弯弯,一如晚风轻拂。</p>

 “陶大人家中,唯有一个爱子,尊名陶沐湛。会试入仕,因其名次平庸,这两年皆在拓彬县任职,近日迁任封正侍,终于得以回京。”</p>

 “请皇上派人暗示拓彬县的县令,就说还有一些剩余事务,没有交接完全,请小陶大人回县一趟。”</p>

 “待他回去之后,便由县内百姓指控,在他任职期间,百姓所得粮食、只有收成总数的四成,直指小陶大人借着职务之便,行贪墨之实。”</p>

 “爱子蒙难,陶大人自然焦急不已,奈何身为封正相,不能擅自离开盛京,即便地方有事,至多只能安排封正中相过去。他若想要亲临搭救,唯有入宫请旨,求皇上允准离京。”</p>

 “到时,皇上借口事急、命他先去,至于允准离京的手谕,会让尹司中丞赵大人一并送去,顺便襄助陶大人,为小陶大人平冤。”</p>

 “他心急如焚,必定顾不上疑心,听罢所谓口谕,便就匆匆离京了。”</p>

 “等他搭救爱子,回到盛京,皇上直接下旨,以玩忽职守之罪,罢免于他,罚默府中、近年不得任职。”</p>

 “在此期间,若有京中臣民,因他擅离,而出了什么大事,那么皇上赐罪白绫,也是理所当然。”</p>

 “另外,赵大人根本不知此事,即便陶大人找来对峙,也是无济于事。”</p>

 顾孟祯唇角上扬,龙眸再次覆上一抹惊喜。</p>

 “爱卿妙计呀。”</p>

 “只是不知处置了陶康平之后,朕又该如何应对戚磊?”</p>

 林暮微笑回应,娓娓道来。</p>

 “戚大人亦是同理……”</p>

 几日之后,艳阳拂绿,云淡风轻近午天。</p>

 顾念廷研想出了完整药方,却藏了一手,只是命人煎药,亲自端着汤药,奉于父皇。</p>

 这样没头没脑送来的汤药,顾孟祯自然不会服用,随意找了一个由头,让顾念廷暂时回避、候于偏殿,继而召见安松。</p>

 安松检看之后,欣然一笑。</p>

 “回禀皇上,这汤药,正是郡主去年研想的旧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