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多丽人废柴煮酒

第257章 人驴(第3页)

 

“可知这夫妻俩现在人在何处?”对于信上的内容,刘绰有些不置可否。

 

高远摇了摇头,“不知道,要么在关中,要么在河西道,他们背叛了晋阳长公主,总不敢回来长安吧?”

 

刘绰却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为何这夫妻俩在信中把人驴之事描述得如此细节?

 

若仅仅是为了不再被继续通缉,没必要这么煽情的。

 

傍晚时分,刘二郎和刘三郎才带着一身酒气到了刘家。

 

刘翁看到数年不见的两个孙儿,欢喜得不行。吩咐曹氏张罗宴席,好好款待他们。

 

刘二郎在得知刘娴即将要嫁入许家后,腰杆比刘三郎要挺上许多。吃饭时,筷子都敢伸得更远。

 

夏氏欢喜过后,得知两个孙儿只是做了旅帅,心里头却有些不满意。

 

在唐代军中,一旅有一百人,旅的主官就是旅帅。一团有两百人(少数团有三百人),团的主官是校尉。

 

旅帅是一个相对较低级别的官职。

 

刘二郎原先在彭城老家兵曹里当差,管十个人,不过算是个什长。如今,的确算是升官。

 

可刘三郎托了刘娇家翁,那位前蔡州长史的福,本就是做百夫长的。几年过去了,如今混成个旅帅,根本是毫无变化的。

 

再加上有刘绰的二品县主一衬托,区区旅帅实在有些让老太太兴奋不起来。

 

宴席上,夏氏忍不住问,“三郎,这都没有外人,你跟祖母说,是不是因为四娘子难产,没给顾家留下一儿半女,那顾长史派人在军中给你使绊子了?”

 

刘翁一听这话就不开心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两个孩子才多大?年纪轻轻当上旅帅已经很了不起了!咱家老五是长辈,不也才是个旅帅么?”

 

夏氏听到老头子为了孙儿的面子不惜贬损自己的儿子,不服气道:“那能一样么?咱们老五是靠自己,哪有人帮扶?如今二郎和三郎都在那张将军手底下效命,他得了咱们绰绰不少助力,只给他们个旅帅当当,就是不像话!难道我说错了么?”

 

“妇人之见!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刘绰默默吃着饭,不说话。

 

两个人被吐蕃人擒获的事,他们自己不提,自然是不能让两位老人家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