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多丽人废柴煮酒

第75章 浙西布衣崔善贞(第2页)

 驿卒赶忙端着菜跑过去,赔礼道:“这就来,这就来!这位差爷,您的鱼鲙,羊肉包子,请慢用!”</p>

 驿卒斟好了酒水,刚要转身离开,就被那官差扯住了胳膊质问,“你这小卒,恁地不讲究,怎么他们桌上有羊肉,我们这桌就没有?瞧不起人还是怎的?”</p>

 那官差指着刘绰一家的方向,意有所指的很明显。</p>

 刘绰循声望去,只见两个官差打扮的人对向而坐,占了堂中一个四人坐的位子。两个人正时不时望向他们一家这边,然后阴阳怪气几句。</p>

 不远处一张矮凳上还坐着个戴镣铐的犯人。那犯人很瘦,被揍的鼻青脸肿的,显然一路上受了不少罪。面前只摆了一个发了霉的馒头和一碗凉粥。</p>

 驿卒赔笑道:“二位差爷,您桌上有羊肉啊,那包子不就是羊肉馅儿的?不瞒您说,那边的上官乃是赵郡李氏的,往长安方向去。此等世家大族,咱们还需恭敬些不是?他们人口多,小的一忙完那边不就赶过来了么?还请多包涵!”</p>

 “既然他们是往长安去的?差爷我怎么没听说过呢。这年头,总有那不三不四的歹人冒充名门世家,为兄的我在长安可遇到过不少。你可不要让人给骗了啊!便如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那官差指着一旁的犯人道,“区区一介布衣,居然敢跑到长安去上封事,妄言宫市、进奉、盐铁之弊,状告浙西观察使。那是什么人?宗室皇亲,深受圣人信任!他是个什么东西?浙西布衣!不守本分跑去长安瞎闹一通,还不是要遣返回原籍,害得我们兄弟二人要跑这趟远差!”</p>

 上封事是中国古代臣下向皇帝上书言事的一种方式,具体做法是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后呈进,以防内容泄漏。这一做法始于西汉宣帝时期,到了唐初至玄宗时期,大臣上封事的时机多在出现天象异常或发生灾害时,用以表明皇帝自责或接受批评的姿态。</p>

 “呀,那二位差爷辛苦了。差爷提醒的是。”驿卒奉承了一句后,又压低了声音道,“不过,他们的文书入住时都已验看过了。小弟我在这洛阳渡口驿当差多年,这南来北往的人啊自问也见过不少,是赵郡李氏的人,绝对错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