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多丽人废柴煮酒

第182章 硝石制冰法(第3页)

 “这可真是前所未闻啊!”另一个百姓感叹道。
 “哼,一个女子入国子监授课,这成何体统?”一个老学究摇头晃脑,满脸不屑。
 在国子监的学子们中,对于刘绰入国子监授课,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些保守的学子对此表示不满,另一些开明的学子则表示欢迎。
 半个月后,国子监内,所有监生都翘首以盼。
 谁让那位刘学士还是位美人呢!
 国子祭酒许庭之亲自作陪,带着刘绰参观了国子监的各个教学场所。 “刘学士,您看这讲堂可还合适?”
 刘绰看了看四周,点了点头,“甚好,想不到广业堂竟如此宽敞,刘某带的教具都能放得下!不知学生都到齐了吗?”
 许祭酒笑道:“早就到齐了,就等着刘学士来授课呢!”

 广业堂内气氛庄重,身穿学士官服的刘绰未施粉黛,显得格外清雅脱俗。
 国子祭酒和司业端坐旁听,博士、助教、学正、学录等则依次立于两侧。
 接着,监生们对着刘绰毕恭毕敬地作揖行礼,严肃认真地拱立听讲。
 厅正中央,放着一口大水缸和俩个铜盆。
 刘绰环视了一圈下方的学子们,对着刘谦、李德裕、杜鹏举等人弯了弯眼角,然后朗声道:“诸位学子,今日刘某来此,是想与大家探讨一些实用的学问。圣人云:‘学以致用’,我们读书,不能只为了科举,更要为百姓民生着想。今日,刘某便来教大家一个简便易行,不需等待冬日,便能在炎炎夏日中制出冰块的方法。”
 在没有制冷技术的年代,夏日制冰无异于神迹。
 广业堂内,刘绰的话语刚落,堂中便响起了一片窃窃私语之声。
 一位年迈的博士,捻着胡须, 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刘学士莫不是在说笑?夏日制冰?这等奇术,老夫活了这把年纪,亦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是啊,谁能于炎炎夏日之中,造出冰雪?莫不是水神司寒下凡?”
 “若真能凭空造出冰雪来,那达官贵人们也不用家家都修建自雨亭了!她是不是吓傻了,才胡言乱语啊!”
 刘绰不理会这些质疑。
 她先将碾成粉了的硝石倒入大缸中,不断搅拌,不一会儿,大缸周围便冒出了丝丝凉气。学子们惊叹不已,纷纷围上前观看。
 刘绰又将铜盆放入大缸之中,倒了八成满的清水。
 随着硝石不断吸热,水盆中的水就在众人眼前,慢慢变成了冰。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堂内响起了一阵惊叹之声。
 “快看!那盆中之水,真的结冰了!”一位学子指着铜盆,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此等奇术,真是令人大开眼界。神迹,神迹啊!”另一位学子亦是赞叹不已。
 没等刘绰吩咐,一位助教已经激动得端着冰盆绕场展示,堂内的惊叹声愈发高涨。
 “先生,此术可有法门?我等能否习得?”有学子忍不住上前询问。
 刘绰微微颔首,笑道:“此术并无太多玄妙,人人皆可为之。”
 此言一出,堂内更是沸腾,学子们纷纷上前,欲一窥究竟。
 刘绰将另一个铜盆放入水缸中,很快,里面的水也变成了冰。
 许祭酒见状,抚掌大笑:“刘娘子之术,果真神奇。今日一见,老夫亦是受益匪浅。此术若能普及,我大唐夏日,亦是清凉之地啊。”
 在场的博士们也纷纷点头,对刘绰的才华赞不绝口。
 “刘学士不仅医术超群,竟还精通制冰之术,真是我大唐之幸!”一位博士满脸敬佩。
 另一位博士亦是感叹:“刘娘子之才,堪比古之班昭,实乃女中豪杰。”
 “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刘学士,你倒进水中去的是什么东西?”
 “这便是硝石制冰之法。”刘绰微笑着解释道,“硝石遇水会吸收大量热量,从而使水温降低,凝结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