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孟海有了新心思(第2页)
李龙点点头,很正常。就比如自己现在算是队里很富有的人了,一样会有烦恼。
但总有解决的办法。
他甚至在想,是不是把玉山江的孩子弄到自己的收购站工作,毕竟到时到收购站里来卖东西的,可不仅仅是汉族人。
玛县有十分之一的哈族,百分之三点几的维族,山里更多的还是少数民族。
他们掌握的资源,正是收购站需要的,非常值钱的那一部分。比如兽皮,比如药材,还有玉石,包括天然金。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玉山江对自己的孩子应该有所安排,看情况吧。
吉普车开到县城的时候,李龙问玉山江:
“要不要带一些东西回去?”
“不用了。”玉山江摆摆手,“家里的东西很全。每次你进山都带东西,根本用不完。现在冬窝子就剩下我一个,用到转场呢。”
李龙知道玉山江带着钱的。当时他给哈里木两千二,玉山江退回来八百,还有一千四百块钱,其中四百分给了玉山江,说明有两头小马鹿是他逮的。
吉普车开着进了山,等到哈里木冬窝子的时候,太阳还挺高的。
玉山江带来的那些皮子也已经装在了李龙的车上,他的马还在马厩那里拴着,低头正吃着草,看到吉普车上玉山江下来,马打了个响鼻,甩了甩尾巴,看着挺开心。
李龙也跟着下车,哈里木两口子正在羊圈那里清草,冲两个人打着招呼。玉山江过去帮忙,从哈里木妻子那里接过木叉,哈里木的妻子就进了冬窝子。
李龙则对他们招呼一声,便开着吉普车回去了。
山里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北面沙窝那边的,既然答应了别人,那就得把事情办了。
当然,今天还要去孟海家里一趟。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到清水河村里的时候,孟海还就在那里等着。
“来,上车。”李龙对孟海说道,“走,去看看你说的那个老猎户,看看他有多少雪莲。”
“我们村里这老爷子其实也不专门打猎,就是经常进山,进山寻找一些好东西。他家里药材不少,村里谁家缺啥也会去找他要一些,他都给,他也会去卖药材,打猎倒是少。”
李龙明白,与其与这人是猎户,不如说是跑山人。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少数民族,大概率就是内地过来的,有祖传手艺。本地的大部分汉族人,充其量认识一些普通的草药,再多就不好说了。
孟海说的老猎户家住在麦场跟前,在村子南边,看位置有点独。
清水河村建村比四小队早,所以这里村民们的房屋不像四小队那么整齐,有些就是依地形而建,路也不是直直的。
“老董叔!”吉普车到了院子门口,有狗在叫,孟海下车后,冲里面喊了一声。
里面没人出来,孟海趁机扭头对李龙说道:“老董叔是五保户,婶子前几年病死了,儿子以前搞串联,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找不着。现在就他一个人生活,对了,还有那条老黑狗。”
黑狗挺大,但听声音的确有些老了,铁链子拴着的,此刻看着李龙和孟海也不叫了,就盯着他们。
“谁啊?”
“我,孟海。”
“进来进来,小海你过来干啥?有事?家里缺药了?”
老人口音像鲁地的,不过李龙听的也不是很清楚,毕竟两世为人,他主要生长都在北疆,外面没怎么跑过,也不清楚。
从屋子里出来的是个身材高大的老人,看个头也就比李龙低个五六公分,接近一米八,不说膀大腰圆吧,至少比普通人壮实的多。
这样的人在山里闯荡,才不怕那些狼虫之类的东西吧?
“老董叔,这是李龙同志,供销社的领导。这回过来想收一些雪莲,你看看你那里……”
孟海给老董叔说明了来意。
“雪莲?要多少?我这可没剩下多少了,都让那些家伙要去泡酒了。你要等得及,今年秋里还能采一些。”
“有多少我要多少。”李龙说道,“一朵五块钱——均价。”
“这价可不低啊。”老董叔红脸膛,李龙在他身上闻到一股子酒气,估计这时候正在屋子里喝酒呢。
“走,先进屋说话。”老董叔看了一眼吉普车,然后招呼人,“我烧了只兔子,一起喝两口。”
“我就不了,”李龙摆摆手笑着说道,“老董叔,我要开车,酒沾不得。”
“也行。”老董叔也不勉强,引着人进屋后,他让孟海给李龙倒水,自己出去了,等再进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一个柳条筐,筐里放着几十朵雪莲。
“就这么些了。”老董叔把那些雪莲花放在李龙面前,“你看看行不行,这是去年采的。”
李龙蹲下来看了起来。
老人很讲究,这雪莲花都是从茎上剪下来的,没有连根挖。这时候人从自然获取东西,许多人是真的有敬畏的——李龙有些时候除外。
他数了数,一共三十四朵,其中有十二朵小的。不过头次收雪莲,李龙便给了全价。
“三十四朵,一百七十块钱,给,老叔。”
“不用那么多。”老董叔接过钱,从里面取出两张大团结递还给李龙,“你给的价高,我这里面有些小的就不能按这个价了,咱采药卖药,讲究个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