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山洪,害人,救人



    马晓燕带着照相机,还有笔和本子,她的打算是到了修车的地方,先拍一些劳动的照片,然后再采访一些修路的人的感想。

    这件事情对她来说驾轻就熟,所以今天过来的时候心态非常的轻松,这是一个很容易完成的任务。、李龙带着马晓燕去到卖馕的铺子那里,把今天刚打出来的二十几个馕都买光了,放在车座上,然后继续前进。

    马晓燕看李龙和卖馕的小伙子还聊了几句,在车里便问李龙:

    “李龙同志,你们认识?”

    “认识,我经常来他这里买馕,他刚才说,我一来,那些平时起的比较晚的买馕的人就失望了,因为我把早上第一坑的馕买完了,这些人吃早餐就得往后等了。”

    “去修路的人有多少,这些馕够吗?”马晓燕问道。

    “有二十几个吧。他们自己带干粮的,我买的馕是补充。修路的劳动量挺大的,有些人带的干粮不够吃,那我买的馕就能应个急。”李龙一边开车一边说道,“昨天我们打到了野猪,中午加了餐,今天就不知道有没有好运气了。”

    “你昨天还打到了野猪?”马晓燕惊奇的问道,“大不大?我看你打猎很利害啊。”

    “还行吧,刚好碰上了。”李龙笑笑,“天山很大,野生动物虽然多,但分布的比较广,碰到了就好打,碰不到那就不好说了。”

    李龙的意思是,能打着那当然就改善伙食,打不着就只有啃干馕。

    马晓燕自然是没意见。这时候大家的生活水平还相对比较低,外出任务啃干馕是很正常的情况,偶尔有包榨菜咸菜啥的,就已经算是比较丰富了。

    当然她还是希望李龙能打着猎物,这样的话野餐标准就提高了不少。

    谁不想吃顿好的呢?

    哪怕到三四十年后,华夏人工作赚的钱,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花在了吃上,所以所谓的恩格尔系数,对于华夏人来说,并不适用,毕竟欧美大部分国家的食物就是食物,称不上美食,资产到一定丰富的程度,就做其他的了。

    大中华不一样啊,天南海南,多少个菜系,交流方便了,每个城市可能有十几种菜系,各种美食店,那赚了钱还不得吃顿好的?

    “这一次修路打算持续多久?有计划没有?”马晓燕还是以工作为主,这车往山里开着的时候,她就已经采访上了。

    “初步计划是先干半个月,修几公里的路出来——昨天一天能修出三四百米来,这样三四天就能修一公里路出来。我们现在先修着,边修边总结经验教训,后面修起来就会容易一些。”

    “那目前碰到有什么困难没有?”马晓燕一边飞速的记着一边又问着。

    因为是速记,这时候字迹并不好看,所以她一边写一边还抬头观察着前面的李龙,不想让他看到这时候自己的字迹。

    “目前还没有,不过估计很快就会出现,修路嘛,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李龙笑笑说。

    到了清水河村的时候,有等着的小孩告诉李龙,孟海他们已经进山了,李龙便发动车子继续前进。

    “孟连长挺有心的嘛。”马晓燕感慨着,“还知道专门提醒你一下,这样就节约时间了。”

    “孟连长的情商挺高。”李龙随口解释了一句,解释完就后悔了。

    “情商?”马晓燕果然捕捉到了这个词,“我是听说过智商,这情商是啥?”

    “就是为人处世嘛,办事周到。”李龙简单解释了一下,“有些人就想不到这些。就跟智商一样,做同样的作业题,有些人就会一种解法,智商高的就知道好几种解法。”

    行吧,这样解释也算差不多。

    智商这个词本身就是外来的,马晓燕就想着情商这个词,后来觉得这算不算是“城府”、“圆滑”?

    吉普车进山口的时候,李龙往前看了看说:“昨天晚上山里好像下雨了,这路面都是湿的。”

    “是啊,看着灌木叶子上还有露水,应该是昨天留下来的雨点子吧?”马晓燕也发现了这一点。

    “那得赶紧过去看看,看路有没有受影响。”李龙踩下了油门,加快了速度。

    吉普车开到修路那里的时候,发现孟海已经带着人在修路了。

    修路的方式和昨天一样,依然是前面砍树,后面拉树,拖拉机把路面拓宽压实。

    因为昨天晚上下了雨,路面有些湿滑泥泞,踩上去会带起一脚的泥。

    来干活的虽然抱怨,但一个个脸上都没什么生气的意思,大多只是调侃,该干的活还是要干。孟海没开拖拉机,来回协调着,时不时的喊一声让大家注意安全。

    李龙的吉普车停下来之后,孟海手里提着一根棍子走了过来,说道:

    “李龙同志来了……马干事也来了啊?”

    “你们来的早啊。”李龙从孟海手里接过棍子,一边捅着吉普车四个车轮子里卷进来的泥一边说道,“这干的有一个多小时了吧?”

    “昨天下雨了嘛,这必须得早来。一下雨,干活的效率就下降了,不早来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不了。”孟海解释着,“就这个,这样下去,看来今天都没办法达到昨天的工程量。”他说着话,从旁边也找了一根棍子帮着李龙捅吉普车轮子上沾的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