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烘干机的用途可不小!(第3页)

    “今年这春天夏天,清雪机卖的怎么样?”李龙随口问了一句。

    “虽然不比冬天下雪的时候,但还可以呢。”杜厂长现在颇有点意气风发的样子。想想也正常,一个小小的农机修理厂,现在有好几款非常火爆的产品,订单不断,利润连续增长。

    而他自己,也由原来的小透明,变成了市领导的座上宾,参加相关会议的时候,也由原来无人问津,需要去找当红的厂长书记主动问候,变成了现在他坐主排,其他相关行业的人员过来找他主动问好攀关系了。

    “现在收割机的订单也已经开始来了。”杜厂长带着李龙去了食堂,他们那一桌饭菜已经上了桌,坐下来后杜厂长继续说道:“不光有南北疆的,还有远在甘省和陕省的订单。

    我这也算是打出点名头了!”

    “哈哈,好事好事。”李龙知道这个时候,要说专利保护,那简直是在开玩笑,但首创的产品,通常情况下还是有一定的保护加持的。

    许多人在通常意义上讲会认为首创的就是原版正版,所以会有这个情节来买。

    因此就算市面上出现有仿制山寨产品,只要原创的厂子不作死,订单肯定还是会有的。

    毕竟眼下市场广大,还不至于几家厂子就拼个你死我活,大家也会讲究各占一处地盘。

    饭菜挺丰盛的,看得出来杜厂长为了李龙过来,是用了心的。

    李龙也觉得自己选的这个合作伙伴没选错,至少在已经盈利且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的时候,自己打个电话需要订制烘干机,杜厂长亲自上手,突击研发,很快就搞出了成品。

    也有因为这个烘干机有市场前景,但李龙觉得,至少杜厂长这个人靠得住,没有因为富贵了,就有了傲气,就不怎么理人了。

    毕竟这样的情况才是大多数。

    吃过饭之后,杜厂长带着李龙去了办公室,聊了一会儿,然后财务人员就送来了分红的钱和详细的数据。

    “虽然这段时间的分红不如开春之前,但累加起来也不少了。”杜厂长笑着说道,“你看看这营业方面的数据。”

    李龙只是大概扫了一眼,具体的分红有个三万多块钱,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少了,对他来说虽然不算多,但代表着这个清雪机有着持续的现金供应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

    本来就是闲布棋子,有收获都是额外的。

    把钱收起来之后,李龙就和杜厂长告辞,准备离开。

    司机休息了一会儿,这时候也挺精神的,他从食堂那里打了浓茶,拿着大罐头瓶子装好提着上了车。

    这时候大罐头瓶子当茶杯算是比较流行的。

    这边有工作人员也给李龙准备了一瓶子,让他路上喝。

    中午开车容易打瞌睡,副驾驶位置的人通常是要聊天提醒司机的。现在有这浓茶,应该能起到一些作用。

    和杜厂长握手告别,李龙带着卡车往回走。

    回程就相对慢一些,一来刚吃过饭,不宜开太快。毕竟这时候路况不太好,二来也是拉着机器,怕颠着了。

    等回到县里,已经是下午了。李龙让卡车停在收购站这里,他进去给顾博远说了一声,收东西先缓一缓,他把孙家强和梁双成两个叫上一起去到肉干加工坊卸机器。

    加上李龙和司机,还有烘干坊里正干活的几个人一起把机器卸下来,卡车司机离开,李龙让孙家强和梁双成回去,他则和杨大姐一起开始实验烘制肉干的过程和时间。

    这个时间是关键,按李龙的想法,温控那边可以固定,只要把这边的时间实验搞好,接下来就可以把这个写成规范,煮好切好的肉干一盘盘放进来进行烘制,到点关机取出来就行了。

    不管到时干活的人文化程度多低,无脑操作,至少发生错误的可能就比较低了。

    所以他打算这边实验完之后,立刻就去百货大楼买个大挂钟过来。

    就摆在机器边上。

    机器卸在了院子里,李龙想得还得给它加个棚子,免得下雨淋了也麻烦。

    大事搞好,小的事情可不少,一件件都需要落实。

    当然这些都不算什么非常麻烦的活,但都需要人来做。

    李龙给杨大姐说了操作过程后,让她先实验着,用一些做好的肉来检验时间。

    李龙自己则开始准备给这个烘干机搭个简单的棚子,天气变化快,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会下雨,还是先做好防备。

    因为是临时性的,所以李龙去到百货大楼买了大块的塑料布,回来后从自家取了几根木头,到肉干加工坊,先搭了个框架,然后把塑料布铺在上面用图钉固定好,这就成了。

    当然,抽空他还需要搭建一个比较坚固一些的,到时找专业的人来。

    眼下这个,就先凑和着用。

    其实最好放进屋子里,但这边的屋子门都不够大,这烘干机块头可不小,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