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棉花开播,大马力拖拉机有消息了(第2页)

    这时候卖菜苗子的还不多,所以一般情况下种菜都是用种子或者自己育苗。

    玉山江家院子里的活,等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彻底干完,李龙已经问了这些人,有两个是会刷白灰的,所以明天李龙会让他们过来刷房子。

    这两个种菜的搞得也不错,李龙明天同样会让他们到哈里木的院子里去种菜。

    那边的院子比较干净,没啥打扫的,李龙也就不动了。

    把人送走,锁好各房间的门,李龙最后看了一眼已经焕然一新的院子,很满意的拍拍手,转身开车离开。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青侠说家具厂的何厂长过来看嘎斯车了,并且把其中的一台给圈定了,说如果李龙回来,就给他说一声,明天过来试车。

    “那厂长眼光不错,看上的正好就是我开的那台。”李青侠笑着说,“车况不错,开着也顺当。”

    “那给他说一下,换一台?”李龙问道。

    “不用不用,我开哪台都行,生意要紧。”李青侠说道,“买东西的放第一位,这车卖出去就能赚不少,咱可不能和钱过不去。”

    行吧,老爹比自己更像生意人。

    吃过饭照例练车,明明昊昊在车屁股后面喊着:

    “爸爸妈妈约会去喽!”

    李青侠急忙制止:

    “明明昊昊,可不能这样喊,别人会笑话的。”

    “为啥哩?”明明不解。

    “因为大人约会,一般不会让别人知道啊。”李青侠还是想了想才给了这么个解释,他内心是有点埋怨自己的这个小儿子的。

    普通家庭教育孩子,对父母都是要敬畏的(八十年代是这样),如果别人家孩子敢调侃自己的父母,那是必须要打一架的。

    但李龙和顾晓霞对两个孩子很宽容,这就导致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很亲近,没了敬畏之感。

    这不符合时代潮流嘛。

    当然明明昊昊是足够聪明,他们虽然不太能理解爷爷的话,但内心自然是不希望爸爸妈妈被人笑话,所以立刻就不说了。

    “嘿,真听话。”李青侠很满意,背着手离开了。

    回到收购站,看梁双成已经吃过饭准备刷碗,便问道:

    “又做的面条?”

    “今天没有,买了个馕,炒了个洋芋菜。”梁双成笑着说道。

    “不错不错,听说你找了个对象?家里是做啥的?”

    “铁大姐给介绍的,家里做生意的,她在杨大姐的作坊里加工肉干。”

    “待业青年啊。”李青侠点点头,“上的初中毕业?”

    “嗯,初中,人怪勤快呢。”梁双成挺满意的。

    “你那院子收拾好了?”

    “还在弄。每个礼拜我过去收拾一下,不急。”

    李青侠便岔开了话题。收购站干活的这两个人都很珍惜这活,干得很卖力,无论是李龙还是他,都挺满意的。

    年轻人成了家,心思稳定,后面肯定会更好的工作。

    当然,李龙也不会亏待他们。

    第二天李龙照例去带人干活。今天不光是种菜刷房子,昂格还带着人去了哈里木的院子,一个是家具搬来要放进去,第二个就是在这边开始打木炕。

    两个院子打木炕至少需要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李龙在问了齐新志,知道这个昂格干活踏实,性格比较沉稳后,就把钥匙交给了他,自己则回到了收购站。

    这时候何厂长正在收购站里面练车,他的驾驶技术一般,好在比较稳,开得不快。

    等几圈开完,下车又把发动机、后箱、底盘啥的都仔细看一遍后,何厂长笑着和李龙一起签了合同,把车开走了。

    显然,他挺满意的。

    等把这两个院子都收拾好,已经到了四月中旬,十六号的中午,顾博远随着刘高楼的那长长车队,从伊犁回来了。

    这一趟感觉顾博远略有些瘦了,但心情显然很激动,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和李龙聊,而是先让刘高楼和李龙完成这一趟的交易。

    “嘎斯车暂时没那么多了,这一趟过来,我拉来一台嘎斯六九车,两台拉达和一台莫斯科人,车况都还不错,一台拉达是准新车。

    这四台车我叔说价值四千美元,需要从白糖款里扣除。这一趟另外只有五百对羚羊角,没有皮子了。”

    眼下在哈萨克斯坦也到了种植季,牧民也需要准备转场,打猎的事情告一段落。刘高楼说,那五百对羚羊角还是捡来的。

    羚羊角照例要拉回大院子存放起来,这时候李龙的羚羊角已经好几万对了,放满了两间房子,味道不怎么好闻。

    五百对羚羊角,李龙给刘山民一万五千块钱,刘山民则给了李龙四万六千美元,作为白糖的钱。

    “我二叔问你这边水泥怎么样?下趟我们想拉水泥过去。”刘高楼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另外就是你有什么需求?”

    “我想搞两台大马力轮式拖拉机,最好是新的,二手的话,车况要好,要带配套的农具。”李龙说道,“最好是欧美产的。苏联货虽然皮实,容易修理,但太耗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