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长生风也有故乡

第91 章 开炉炼丹(第2页)

 而且每种配方所使用的原材料也各不相同。更有意思的是,即便最终炼制出来的培元丹在总体疗效方面大致相似,但它们各自产生的附带效果却是千差万别,有的服用后会感到口中发苦,有的则能促进唾液分泌,还有的甚至会引发皮肤瘙痒等症状。 

 想到这里,廖关过不禁暗自思忖:倘若这个时代能够出现像神农、李时珍那样伟大的人物,并花费心血著书立说,详细记载各类丹方及其相关知识,那么想必可供选择的丹方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到那时,说不定真有可能成功配出一种毫无副作用的完美培元丹,进而实现大规模量产呢!于是乎,廖关过赶忙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认真地记录下有关培元丹的几种关键材料以及它们各自的药性特点,然后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台上那位白发苍苍、仙风道骨的老道士正口若悬河地讲解着炼丹的关键步骤。只见他手持一株火红如焰的火唇草,又依次加入了三株形状各异、色泽斑斓的烁叶。 

 这复杂繁琐的过程,需要先将火唇草和烁叶分别进行提纯炼化,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引导那两股截然不同的药性缓缓融合。经过长时间的精心操作,最终神奇地变成了一枚散发着淡淡苦味的培元丹。 

 老道士演示结束之后,台下众多身着道袍的弟子们立刻迫不及待地点燃炉火,开始按照所学之法尝试炼制丹药。 

 然而,由于要精准地去除火唇草中那多余的一丝微弱毒性,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单独炼化,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炼制的难度。 

 许多弟子要么火候掌握不当,将药材炼得焦黑如炭;要么未能彻底去除毒性,导致最终炼成的培元丹药性大打折扣。 

 没过多久,终于有人欢呼雀跃地宣布自己炼制成功了。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高挑、面容俊朗的年轻男子——楚白,冷不丁地开口说道:“仅仅只是练成一粒培元丹而已,便能瞧出你们这些人的天赋实在是平庸至极。依我看啊,你们还是早早收拾行囊回家去吧!”他的话语毫不留情,字里行间充满了鄙夷之意。 

 说起这楚白。 

 相传他不仅身份特殊与帝都有着极深的联系,同样也是有着天人的智慧与那大名鼎鼎的李无相极为相似。平日里无论做什么事情,往往只需旁人稍加点拨,他便能瞬间领悟其中精髓,表现得异常出色。 

 自从踏入这万象书院以来,本以为凭借自身的卓越天赋定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未曾想风头却被廖关过抢去了不少。如此一来,楚白心中渐渐萌生出强烈的比较之心。正因如此,廖关过屡次与他相遇也就并非偶然之事了。 

 老道士微微颔首,表示认可,但并未再多言片语。他在这漫长岁月里传授道业,见过太多天赋异禀的奇才,然而真正能够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此刻,众多弟子皆已完成炼丹之法,结果无非两种:或失败,黯然神伤;或成功,喜形于色。其中,楚白所炼丹药当属最佳,品质上乘,圆润光滑且光泽熠熠,显然出自一双经验老道之手。 

 反观廖关过,只见他手持本子,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涂改修改,迟迟未曾动手开炉炼丹。 

 如此特立独行之举,自然吸引了旁人侧目。要知道,在场众人皆是修行者,耳目聪慧远超常人,廖关过的一举一动怎能逃过他们的眼睛?于是乎,原本热烈讨论炼丹技巧的氛围渐渐发生转变。 

 就在这时,楚白突然发声嘲讽道:“哟呵!瞧瞧这是谁呀?原来是纵横家的首席大弟子呢!就您这副模样,也敢号称是炼丹高手?我可听闻你们纵派向来追求登峰造极之境,难不成您所谓的登峰造极就是这般水平吗?依我看呐,您还是趁早退出纵横家吧,免得辱没了门派名声!” 

 这番话语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楚白身上。而此时楚白手握丹药,那丹药圆溜溜的宛如珍珠一般,散发着迷人的光泽,任谁见了都会赞叹一声上品佳作。 

 廖关过对于那种前世历经苦难、今生却肆意炫耀装酷的行径充满了不屑和鄙夷之情。 

 然而,当谈到炼丹这个领域时,不得不承认楚白确实有着一定的水准,表现得中规中矩。 

 尽管如此,廖关过心里清楚,单纯论炼丹技艺,自己的确稍逊一筹,但他可不会轻易认输,毕竟除了炼制丹药之外,他还有别的手段——比如来个一锅乱炖! 

 “哼,我这人向来脸皮薄,能有多努力全凭自身的真本事。”廖关过说到这里便止住了话语,不再多言,转而默默地伸手点燃了面前的炼丹炉。 

 楚白何等聪明之人,自然一下子就听出了廖关过这番话中的弦外之音,当即冷哼一声道:“好啊,那本公子倒要好好瞧瞧,你到底有几斤几两,究竟有多大的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