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长生风也有故乡

第54章 降魔王

白玉台阶的尽头,黄铜大殿终于彻底展露出它的磅礴气象。殿身并非凡铜浇筑,而是以千年玄铜混合先天玉髓锻打而成,铜色里泛着淡淡的玉光,在天光下流转着温润却厚重的光泽。

 殿檐下悬着的十二盏青铜灯,灯芯是用 “先天火髓” 凝成,不用点燃便自发透出暖光,将台阶尽头的殿门照得亮如白昼。

 廖关过抱着李丫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才真正看清这大殿的玄妙 —— 它不仅是先天太一道的中枢,更是整座宗门阵法的 “绝对阵眼”。

 殿外两侧的香炉并非随意摆放,每一尊的位置都对应着天上星宿,炉中太一香的烟气顺着特定轨迹飘向大殿,在殿顶凝成一道无形的星阵;周围的建筑更是暗含 “八卦方位”,山门对应 “乾位”,钟亭对应 “震位”,而这座黄铜大殿,恰好落在 “太极中位”,将四面八方的先天紫气尽数汇聚于此,站在殿门前,都能感觉到空气中流淌的灵气几乎要凝成实质,吸入一口都让丹田灵力微微发烫。

 “吱呀 ——”

 长清长老上前推开殿门,厚重的铜门轴转动时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是唤醒了沉睡千年的道统。

 殿内的景象映入眼帘,廖关过下意识地抱紧了怀里的李丫 —— 大殿深处,三清神像端坐于高台之上,并非泥塑木雕,而是用整块千年白玉雕琢而成,神像面容慈悲却威严,衣袂间刻着细密的先天符文,符文间萦绕着淡淡的金光,似有灵气流转;

 高台两侧,分列着十二尊护法神将,皆是青铜铸造,神将手持各式法器,有的握剑,有的持盾,表面虽覆着一层薄厚均匀的铜绿,却丝毫不显破败,反而透着岁月沉淀的肃穆,每一尊神将的眼底,都似有寒光闪烁,仿佛下一刻便会睁眼护法。

 整个大殿没有多余的装饰,地面是打磨光滑的墨玉,墙面只刻着简单的《先天道德经》铭文,却偏偏让人不敢生出半分轻慢之心,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

 李丫被殿内的威严气氛吓到,小手紧紧攥着廖关过的衣领,小脑袋埋在他的颈窝,只敢偷偷露出半只眼睛打量四周。

 大殿中央的地面上,铺着一块暗金色的蒲团,蒲团边缘绣着太极八卦图案,已经被岁月磨得有些发亮。

 蒲团上,一名中年白衣道士盘膝而坐,他身高不算高大,却让人无法忽视 —— 道袍是最朴素的月白色,只在衣襟和袖口处用银线绣着最简单的太极八卦,可那八卦图案并非静止,而是随着他的呼吸微微流转着淡光,像是活的一般。

 他的头发用一根木簪束起,没有多余的装饰,面容算不上俊美,却棱角分明,尤其是一双眸子,清澈得像山涧深处的泉眼,不含半分杂质,可眼底深处又藏着一丝凌厉,像是能看穿人心底的善恶 —— 这模样,竟让廖关过莫名想起前世看过的电影里,林正瑛的那位大师兄,同样的中正平和,又带着几分嫉恶如仇的锐利。

 他就那样安静地坐在那里,没有刻意释放威压,却像一尊凝住的惊雷,明明不动如山,却让人感觉到无形的厚重。

 廖关过的金丹后期灵力在体内蠢蠢欲动,像是在本能地敬畏 —— 这便是元婴修士的气场,是玄州大地上 “封王” 级别的存在,是先天太一道真正的掌舵人

 降魔天师。

 李丫似乎也感觉到了道士身上的温和气息,埋在廖关过颈窝的脑袋悄悄抬了抬,大眼睛好奇地望向蒲团上的人,之前的胆怯少了几分。

 长清长老走到殿中,对着中年道士深深躬身,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恭敬:“掌门,廖道友与李丫,已带到。”

 降魔天师没有立刻开口,只是目光缓缓扫过廖关过,又落在他怀里的李丫身上。

 那目光没有半分恶意,反而带着几分审视与温和,像是在打量一件失而复得的珍宝。当他的目光触到李丫时,李丫身上的金光微微亮了亮,像是在回应他的注视,殿外太一钟的余韵,似乎也顺着殿门飘了进来,在李丫周身绕了一圈,才缓缓消散。

 长清长老躬身立于殿中时,大殿两侧原本垂眸静坐的一众真人,齐齐调整了坐姿 —— 他们或身着绣着云纹的深灰道袍,或披镶着玉边的墨色法衣,没有一人刻意张扬气息,却让整座大殿的空气都似被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