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送上门来(第2页)

 阴山脚下的邬堡内,满头白发的耿家老家主——耿茂,人都麻了。 

 他本来已经退居二线,准备安度晚年了。 

 族中大小事务都交给了现任家主,他的儿子耿玉。 

 然而,这一下子风云突变,他不得不再次出山。 

 原因也很简单。 

 自己那个鲁莽的儿子,竟然像平时打劫百姓一样,抢了朝廷的护送物资和家眷的辎重队。 

 而更好死不死的使,劫持的人物中竟还有两位朝廷大员。 

 使匈奴中郎将王柔和朝廷的侍御史袁绍! 

 这两位一个并州本地望族,晋阳王氏的大官,另一个更不得了,那是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前司徒袁隗的侄子! 

 在确认了二人的身份后,这场劫持突然就有向滑稽闹剧转变的趋势。 

 外有数千朝廷大军,内有两尊不敢轻动的大神。 

 于是耿玉一下子慌了神,只得请老父出山,要挟也就瞬间变成了陈情。 

 “早知今日,你们何必当初啊?”王柔摸着胡子摇了摇摇头。 

 而比起这位老神在在直接就闭目不言的王柔,刚过而立之年不久的袁绍则喜怒皆行于色,大声的怒斥耿茂,要求他尽快放人。 

 袁绍简直气疯了。 

 本来好端端报喜的任务,结果变成了一路奔波的危险之旅。 

 一路从洛阳到晋阳,又从晋阳跑雁门阴馆,路上关于那个少年的传说是越来越离谱,他偏偏就是找不到人。 

 好不容易最后有了准信儿,跑到楼烦关见到了他的上级王柔将军,看着那一堆丰厚的缴获和离谱的战报发愣。 

 竟然又得到了他们竟然要出击王庭的惊骇之言。 

 那时袁绍就知道这任务是完不成了,别说什么功过相抵,带苏屯长回京城的蠢话,就现在这战果,他们都开始筹备献俘大典了…… 

 袁绍发傻的时候,王柔则是乐呵呵的一副你来的正好的模样。 

 王柔得知京中变化后,便刚好借着袁绍的路子向上报功,汇报下最近进展,又邀请这位震惊失措的侍御史一同随车队前往五原。 

 对此,两人倒是一拍即合。 

 很简单,侍御史是朝廷专司督察的官员,袁家又有四世三公的名望。 

 有他在,不但再离谱的战报也没人能质疑,对于战利品的分配也会得到朝廷背书。 

 这对于将要跨过黄河,直捣王庭的大军非常关键。 

 曾经有很多将军即便立了大功,打了大胜仗,甚至一战封侯。 

 但后期却倒在了文臣宦官们告其贪墨缴获的罪名上被罢官免爵。 

 所以袁绍的到来对王柔来说那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没什么比带一个随军御史更有说服力,能令朝廷放心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