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袁女入府,战场生变(合4K6)

第884章 袁女入府,战场生变(合4k6)

 

“什么!”

 

“汝阳君”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君乃女子封号,虽不及公主、郡主尊贵,但也远高于寻常命妇。更重要的是,这等于公开认可了袁筱语与苏曜的关系!

 

袁筱语更是呆立当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封君对她来说,更重要的意义还是给了一层身份,有这汝阳君的封号,她入唐公府就不会是一个普通的侍妾,而是仅次于正妻的孺人或者按改制后的说法,那就是唐公府侧妃。

 

侧妃,没错。

 

封建时代的一大特征便是其森严的等级制。

 

按周礼,皇帝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诸侯诸侯则一妻九妾。

 

到了汉代,后宫制度又有所变化,皇帝后宫除皇后外,还有昭仪、婕妤、娙娥、容华、美人等众多位份。而对于诸侯及贵族之家,妻妾的位份也有着严格区分。

 

如诸侯王与侯爵之家,嫡妻称王后、侯夫人,妾室依地位从高到低分为孺人、媵妾等。

 

如今苏曜突破大汉规制,初升国公,朝廷对于其封地和官制、乃至其府中妻妾位份等都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最终决定,国公府中,正妻称夫人,地位尊崇,统摄府中诸事;侧室中地位最高者为孺人,协助夫人管理内宅,且在诸多场合有相应的礼仪规格与权力;往下还有侍妾等不同层级,各自有着明确的身份界定与职责范围。

 

与此同时,既是因为其正妻乃皇帝,同时也为了凸显苏曜这一公爵地位的超然性,朝廷特旨说明,唐国公名为国公,实际上位在诸侯王上,国公府内礼仪用度等,一切比照王制,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尊崇。

 

比如,对于普通国公来说,除正妻国夫人外,另有侧室规制与列侯基本等同,都是两位侧室名额与数量不限的普通侍妾,其侧室称孺子或孺人,且只需向官府报备即刻,无官方册封。

 

而到了苏曜这个唐公这里,他不但侧室名额多至4人,且特许其侧室称妃,与诸侯王同,受朝廷册封,享有俸禄不说,还另有8个不受册封的庶妃名额,在人数上比普通诸侯王的配置还要高上些许。

 

如此一来,袁筱语被封为“汝阳君”,实际上就是被朝廷正式册封为唐公府的侧妃,地位仅次于正妻万年女帝,与匈奴云公主和中山君甄姜平级,远高于普通侍妾。

 

这一安排,既给了袁绍足够的面子,又巧妙地将袁氏女纳入了朝廷的管束之中。

 

袁筱语愣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她偷偷瞥向苏曜,只见他神色如常,似乎对这个安排并不意外。

 

“怎么,汝阳君不满意朕的安排”万年女帝的声音将袁筱语拉回现实。

 

“民女.不,臣妾叩谢陛下隆恩!”袁筱语慌忙跪下行大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万年满意地点点头,亲手将她扶起:“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唐公府规矩不多,你且安心住下,有什么需要尽管与小春去说。”

 

小春,这个昔日的鲜卑公主,由于战俘的特殊身份,一直仅是个侍婢,且与苏曜的态度若即若离。

 

但在,不久前,为苏曜诞下一女后,她也终于正式融入了国公府的生活,甚至担负起了大妇不在时,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国公府管理重任。

 

不过其实按说,在国公府当家,怎么也轮不到小春这个小小侍婢来的。

 

但苏曜的国公府自有其特殊情况在:正妻夫人居于宫中不可能管理家务,而两位侧妃,云公主身为外藩公主,不熟悉,也一向不参与这些事务,而有能力的中山君甄姜,则又事务缠身,除了偶尔被苏曜传诏外,根本就在府中见不到人。

 

故而,国公府的管理就落到了苏曜身边最亲近的婢女红儿身上。

 

但是,红儿管家也没干多久,她就被万年喊入宫服侍,且如今又临盆在即

 

这诺大的国公府家事,也就依次递补,落到了小春这个鲜卑侍婢的身上。

 

如今,袁筱语即将过门,显然不管从出身还是地位来说,这位袁家嫡女都将担负起国公府日常管理的工作。

 

这时,万年把小春安排到了她的身边,既是负责照顾袁筱语的日常起居,同时自然免不得也有一层暗中监视的考量。

 

这一切,小春自然已是心知肚明,她走上前来,恭敬的向袁筱语行礼,两人便算是互相见过了。

 

接下来,宴会继续进行,但众人的注意力已经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封君之事吸引。

 

袁筱语坐在席间,只觉得如坐云端,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