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封侯?两千石?(第3页)

 不,说全部反对可能过了一点,但没有一个给那小子说话倒是实实在在。

 这就让刘宏很惊讶了。

 那些世家,是在给他演戏,还是真的这小子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尤其是这大将军何进,怎么他自己报功举荐上来的人,自己也开始举手反对了?

 “大将军,这个苏曜,绝对不能重用!”

 原来就在皇帝的廷议之前,那大将军府上,骑都尉张邈与北军中候何颙等人便已早早的与他沟通。

 “本初书信里看来,此人虽有大才,却如胡掳一般,为人轻佻,目无法纪,又贪慕钱财女色等等。”

 “不但对上官王柔不敬,在攻下王庭后竟还主动索女,欲淫乱属国后宫!”

 “说些什么此地可有阏氏公主乎的胡话!”

 “嚣张,何其嚣张!”

 “更且还将属国民众,发卖为奴,迁入州郡内地,简直是嚣张跋扈。”

 “还有那擅自改制,屠戮贵族,越权分封等等不一而足,可谓是拿着朝廷的权利和战利品,大肆收买民心军心,其所图何为?”

 “大将军,眼下可是天下纷乱的时局,此人以百骑出关,尚且能打出如此一战灭国的威风。

 若他日让其掌一地之兵,万一他有了野心,怕轻易就席卷塞外,天下大乱了吧!”

 “这样将来有一日,大将军作为其举保人该如何自处呢?”

 何进拿着酒盏汗流浃背,这些人代表的世家大族,天下名士,尤其是以袁家为主的意见。

 没错,袁绍当然不只是发份战报回来那么简单,他在同时也忠实的履行了自己侍御史的职责,将自己的观察都发送了回来。

 对于这位不可能成其盟友的苏都督,他自然心存极大的警惕。

 而且也巧了,对于那些事情,袁绍甚至都不需要用春秋笔法歪曲污蔑,只是实话实说,都足以充分拨动满朝文武的神经了。

 故而也就有了皇帝在数日廷议上见到的那各方势力空前一致的反对声浪。

 在廷议上这些故事便也都被翻出来反复炒作,惹得刘宏是大为不快。

 怎么处置苏曜的功与过,至今也没能讨论出来一个靠谱的结果。

 便是那位之前一直沉默不言,名满天下的尚书令卢植,最后给出的提议也是一个可封侯厚赏,以示恩宠,表彰其功。

 但两千石不可轻予:

 “年仅弱冠,心性未定便一步登天,不管是于朝廷还是于这位都督本人而言,都恐是祸非福。

 况且眼下四方纷扰不休,陛下若想用他,那有的是他发挥的地方。

 若是起步便给的如此之高,日后赏赐再跟不上,岂不是结怨于人?

 臣还请陛下三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