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潘凤战死,渤海克复(5K)(第2页)

本以为白马义从不擅近战的王保顿时吃了个大亏,他身边不断有骑兵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

 

在王宝陷入苦战的时候,主力部队这边,潘凤带领着士兵们也是且战且退,他们的速度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纵使潘凤心急如焚,也难以摆脱敌人的追击。

 

“加快速度,不要恋战!”潘凤大声命令道。

 

他挥舞着大斧,砍倒了一个又一个敌人,试图为士兵们开辟出一条逃生的道路。

 

然而,归路被断,军心惶惶的潘凤大军最终还是力战难敌。

 

混乱中,当他见到击溃了王保的白马义从杀来时,潘凤绝望的闭上了双眼.

 

此役,公孙瓒所领汉军大获全胜,潘凤的冀州军几乎全军覆没,其主将潘凤本人也在乱军之中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砍下头颅,成为了他们煊赫武力的战利品之一。

 

“兄弟们,干得漂亮!”

 

公孙瓒看着潘凤的尸首,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骑在马上,高高扬起武器,大喊道:

 

“今日我军大获全胜,渤海冀州军已不足为虑,诸君且安心休整,明日随我直取南皮!”

 

南皮,渤海郡守府。

 

“完了完了完了。”

 

“太守,大事不妙了呀!”

 

渤海太守梁起听闻战报,顿时是面如死灰,站起身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梁太守,如今形势危急,咱们必须早做打算才是啊!”

 

见太守不说话,旁边的谋士们虽也脸色苍白,但还是纷纷上前劝道:

 

“是啊太守。”

 

“要早做打算啊。”

 

“潘将军的援军没了,我南皮恐是孤城难守啊!”

 

梁起深吸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心中飞速盘算,却是难得其法。

 

若是平时,对付万余大军的围城,南皮身为郡府那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如今,韩馥调兵南下,攻打曹操和张方,南皮郡兵被抽调过半,如今城中守兵不满三千,独自对抗公孙瓒上万大军怕是有些勉强。

 

若想坚守,那他就必须要充分动员百姓力量,组织民兵上墙才行。

 

但是,如今潘凤的两万大军全军覆没,这对南皮城内的士气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更别提,对付大将军苏曜朝廷大军,百姓们的参战热情能有多少也是个未知之数。

 

是的,百姓们的参战欲望不强。

 

正如远在雁门塞外的代郡高柳都已得知苏曜新政的内容一般。

 

冀州渤海自然对其也是有所耳闻。

 

就在之前京师恩科殿试顺利结束之后,苏曜便布告天下,除了让那金榜题名之人名扬天下之外,就是发出告全国郡县与士子书。

 

苏曜以朝廷的名义,宣布科举制正式取代察举,成为朝廷选士的主要手段,要求天下郡县全力督办乡试,组织招揽生员,以备来年正式的科举。

 

凡督办不力,或执意抗拒,阻碍士子求学与参考者,朝廷将以抗旨论处,必严惩不贷!

 

同时,对于那些不尊王命的地方,朝廷也欢迎当地学子在本地参考无望后,来年赴京报考,路费盘缠皆由朝廷承担,保证公平对待。

 

此文一出,可谓是天下震动。

 

虽然很多割据势力的首脑们严厉管控信息流动,但士林间自有一番自己的渠道。

 

苏曜的新政内容在各地士子间口口相传,尤其是科举制的推行,更是成为了众人热议的焦点。

 

不但寒门学子们燃起了希望,就连那些世家出身,但在本地不被太守重用的学子们也都纷纷翘首以盼。

 

渤海郡的学子们在上个月就曾发起了一次大型的公开请愿,要求梁太守响应朝廷政策,组织乡试,为他们提供公平参考的机会。

 

当时,数百名学子齐聚郡守府前,群情激奋,他们高举着写有“支持新政,公平科举”,“兴学重教,选贤任能”等字样的标语,齐声高呼口号,强烈表达着自己的诉求。

 

没错,标语。

 

这些学子背后,自然有苏曜情报局的影子。

 

在见识了京师的学生运动之后,苏曜马上就发扬起了拿来主义精神,这些热血学子可以为敌所用,用来抨击自己,自然也能为我所用,用来促进天下的统一。

 

于是乎,苏曜在发布公告时,就暗中命令情报局全力把资源倾斜到渗透学子的项目上,在各地宣传科举,推动学子们为新政发声,维护统一,营造出一派民心所向的态势。

 

而这一系列举措,在渤海郡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学子们的请愿便是成果之一。

 

那时候,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请愿活动,梁起一时之间是手忙脚乱。

 

在韩馥以举兵起义,旗帜鲜明的打出反苏曜乱政旗号的时候,他怎么可能能公然响应苏曜的新政,组织乡试呢

 

但面对眼前这些情绪激昂的学子们,梁起又不能将他们统统捕杀,毕竟他自己还自诩名士,焉敢做出这等激起公愤之事

 

于是乎,他就只能虚与委蛇,一拖再拖。

 

这一下子,也就把郡中的士子们都得罪完了。

 

这一度让他非常头疼,有那部将瓮声瓮气的不解,不过是些穷酸书生,得罪了就得罪了呗,有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