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尉缭:不知上君知道吾老师呼?(第2页)

 “启奏大王。” 

 “楚国大变,国内崩乱,三家争权,楚王无力。” 

 “此乃我大秦攻楚之机。” 

 “臣愿领兵进攻,攻灭楚国,助大秦一统。”桓漪当即站出来,大声请命。 

 嬴政没有直接同意,而是看向了赵封:“赵卿,以你来看,要攻灭楚国需要多少兵力?” 

 “回大王。” 

 “楚国疆域辽阔,兵力与昔日赵国相当,而且皆为悍卒。” 

 “想要灭楚,至少需要六十万兵力,甚至更多。”赵封缓缓开口道。 

 “臣只需要函谷大营二十万兵力,一定可灭楚。” 

 “楚国如今内乱,朝局不稳,大好良机,纵然楚国有兵力不亚于昔日赵国,但内乱之下,楚国也定然无法发挥其国力。” 

 “再而。” 

 “楚国君王只是傀儡,真正掌握兵权在于三家。” 

 “臣有信心灭楚。”桓漪大声请命道。 

 “启奏大王。” 

 “吾大秦如今粮库虽然充盈,但也经不起两大营太过消耗,此番桓漪上将军以本部二十万兵马灭楚,必可取得奇功。” 

 “为保我大秦国力不损,臣相信桓漪上将军一定可灭楚。” 

 隗状站出来,大声附议道。 

 “臣附议。” 

 “昔日灭赵时,吾大秦动用两個大营兵力,所动人力超八十万,粮草运输,辎重转运。” 

 “这些都是难题。” 

 “兵力越多,损耗越大,兵力越多,运输愈发难。” 

 “桓漪上将军有如此信心,如若能够以一个大营兵力灭楚,那便是吾大秦之福。” 

 “还请大王慎重考虑。” 

 一个个大臣站出来附和。 

 一幅都支持桓漪领兵攻楚的势头。 

 看到这。 

 赵封淡淡一笑,无所谓的摇了摇头。 

 摆明了。 

 现在他们就不想看着自己再次领兵出征,再次立下灭国之功。 

 一旦立下了,国尉之位就彻底定下了,而且无人可以阻止。 

 不过。 

 这一战,赵封根本没打算去争。 

 楚国辽阔,兵强马壮,想要灭必须以绝对的优势,纵然秦锐士战力强大,但楚国也不弱。 

 “赵卿,你觉得呢?” 

 嬴政面无玻璃的看向了赵封。 

 “臣还是坚持己见。” 

 “想要灭楚必须要绝对的兵力优势,楚国虽有乱象,但如若我大秦进攻,对于他们而言便是大敌入侵,一旦灭国,他们的一切权柄都将无存。” 

 “故而,他们会全力抗衡我大秦。” 

 赵封缓缓开口道。 

 “这是赵封上将军心中所想。” 

 “然。” 

 “臣还是想要去拼一把,如若是赵封上将军想错了,楚国朝局不定,无法抗衡我大秦,那就是吾大秦之喜。”桓漪一脸严肃的启奏道。 

 摆明了就是要夺取这一次出兵之机。 

 嬴政扫了一眼朝堂,又看了一眼赵封。 

 显然。 

 他没有想到为何赵封不去争取这一次出征之机。 

 原本他心中也是有想法,趁着这一次让赵封再立灭国之功,晋国尉,达到了武臣极致。 

 “既桓卿有如此自信,孤又怎会不成全?” 

 “不过。” 

 “既领兵,自当慎重。” 

 “不可让孤失望啊。”嬴政语气之中带着一种压迫感。 

 桓漪浑身一震,面带喜色的一拜:“臣绝不会让大王失望。” 

 “此战,必灭楚国!” 

 而看到嬴政下诏。 

 原本忐忑的隗状此刻也是松了一口气。 

 “此番进攻楚国之机终究没有让赵封得了去。” 

 “如此一来。” 

 “只要桓漪能够灭楚,这一次灭国之功就没有赵封的份了。” 

 “只待楚国亡,剩下一个齐国就不足为虑了,甚至有机会直接逼迫齐国投降。” 

 “只要让赵封无法更进一步,对于吾等就是好处。”隗状心底暗暗想到。 

 “启奏大王。” 

 “臣在府中研习三月,耽误了归乡之日。” 

 “如今大战既有桓漪上将军领兵,臣也无需操心了。” 

 “臣恳请大王准予臣归乡休沐。” 

 赵封躬身对着嬴政一拜,大声请命。 

 一听这话。 

 嬴政也是带着几分生气的瞥了赵封一眼。 

 “孤刚刚赐你在府中休沐三个月,如今又要归乡,怎么?这么不想留在咸阳?”嬴政语气带着几分不悦的道。 

 “赵封如今之举实则是有些居功自傲了。” 

 “好啊。” 

 “引得大王不喜,赵封这是自取灭亡。” 

 “身为臣子却屡屡不上朝,此乃大忌。” 

 “终究是太过年轻气盛,将军中当做了朝堂了……” 

 许多大臣也听出了嬴政话里的不悦,都不由得暗暗幸灾乐祸了。 

 然。 

 实则赵封根本就不担心什么。 

 因为嬴政这种语气他早就非常熟悉了。 

 在章台宫内几乎都是如此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