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赵氏:没想到还能看到!扶苏有你真是

 “除了赵将军的岁俸以及良田。”

 “此番前来,奉王命,宣读王诏!”

 严兵这时从怀中拿出了咸阳而来的王诏。

 随后。

 将王诏展开。

 “民女恭听王诏。”

 听到王诏二字,赵氏的眼中闪过了一抹波澜,但瞬间反应过来,立刻行礼跪迎。

 身边的赵颖也是立刻如此。

 周围的村民。

 无爵者全部都跪了下来。

 所有的兵卒也是如此。

 王诏临,如面王。

 违逆王诏等同于逆王。

 “秦王诏。”

 “副将赵封为国有功,其母于乡无人照顾,赐工匠为其母修建府邸一座,赐奴仆五十人,赐百金,赐万钱,赐五十年人参一株。”

 “另。”

 “属赵封将军千亩良田免除田税两载。”

 严兵大声宣读道。

 这王诏的内容并不长,但可见赋予赵封的恩泽。

 “民女替儿领诏。”

 赵氏立刻应道。

 严兵立刻走上前,将赵氏扶了起来,顺带的将王诏交到了赵氏的手中。

 “将大王的恩赐抬上来。”严兵转过头,对着身后喊道。

 应声。

 只见一众郡兵后。

 五十个奴仆被送来,或许是顾念到了赵封只有母亲和妹妹在家,这些奴仆全部都是女子,并无男子。

 而且看着这些奴仆的样子,全部都是经过训练的,身有奴籍,绝不敢违逆主人的命令。

 除了这些奴仆外。

 众多郡兵又抬上来了许多箱子。

 百金,万钱。

 还有一株五十年的人参。

 “赵夫人。”

 “大王赐予的奴仆,还有金银都在此了,这些奴仆的奴籍也全部都在这些箱子里,与田契一样,奴籍之契已经转移到了沙丘郡,如若这些奴仆敢逃,违逆赵夫人的命令,可随时处死。”严兵带着一种厉色的说道,针对的便是这些奴仆。

 这也算是敲打,断绝这些奴仆的心思。

 “多谢郡守大人提醒。”赵氏立刻道谢。

 之后。

 赵氏自然是邀请这严兵以及随行的官吏入院一坐,后者自然也是一阵带着心思的寒暄。

 过了好一阵时间后。

 严兵带着麾下属官退去。

 “娘,我真的服了。”

 “你竟然能够与这郡守交谈那么久,我站在一边根本不知道说什么。”赵颖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己的娘亲。

 “只不过是一些虚情假意罢了,这个郡守无非就是看到了你哥年轻有潜力,故而来交好。”

 “如若你哥不是立下了大功,不是有潜力,别说郡守了,就算是县令都不会来。”

 “倘若有一日伱哥真的失势了,这些所谓的殊荣也都是一个笑话。”赵氏平淡的说道。

 听到这些。

 赵颖有些了解的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侍奉在院子里不敢乱动的数十个侍女:“娘,这些人怎么办?”

 看到眼前这些侍女,赵氏的脸上也露出了一抹无奈之色。

 “这么多人,的确是不好安置啊。”赵氏无奈的说道。

 这时候。

 一个年长的工匠缓步走来,恭敬对着赵氏道:“夫人,我等是来自郡城的工匠,奉郡守之令,来为夫人建造一座府邸。”

 赵氏看了一眼眼前的侍女,于是看着工匠问道:“不知需要多长工期?”

 “请夫人放心。”

 “一个月内,府邸必然完工。”工匠长立刻回道。

 “那就有劳了。”赵氏立刻道谢一声。

 这么多侍女,自己这个小院子就算是挤也挤不下去,只有靠着之后修建府邸了。

 “吴伯伯。”

 “能不能麻烦你一件事?”

 赵氏又看向了吴里正。

 “有什么你就说吧。”吴里正立刻回道。

 “这么多人,这么多张嘴,劳烦你安排一些人去县城买一些生活所用的东西。”

 “还有关于爵位田地,还请吴伯伯安排一番,这些田地我们一家人根本种不了多少,留下十亩地我们家自己种,其他的有劳吴伯伯帮忙佃出去,至于佃租的话,同村人要种的话给他们免一半佃租,至于其他村子则是按照市场佃租来。”赵氏对着吴里正说道。

 “赵家的?你确定要给同村少一半佃租?”吴里正惊讶道。

 如果只是几亩地,那这个数字还不明显,但在沙村有着数百亩,这数字加起来可真的不少了。

 “这也算我们一家感谢多年来乡亲们的照顾之恩了。”赵氏笑着道。

 “赵家的,你放心。”

 “这些事情交给我去办了,保管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吴里正立刻说道,然后就转身走出了院子。

 这时候!

 一个稍微年长一点的侍女看向了赵氏母女。

 直接跪了下来:“参见夫人。”

 五十个侍女全部都跪了下来,十分的恭敬。

 接下来。

 自然就是安排这些侍女了,只不过现在府邸还没有开始动工,还需时间才能将她们安顿入府。

 不过看着院子里,赵封的这些俸禄,还有来自咸阳的赏赐,养这些侍女都足够了。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够再看到你亲手所出的王诏。”

 赵氏握着手中的王诏,打开看着里面那令她格外熟悉的字,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

 渭城!

 军营驻守的校场!

 点将台之上。

 赵封一身副将战甲,腰间佩着龙泉剑,身材笔挺,在捡取属性后,如今赵封的身高已经有了一米八,而且这还不是赵封的极限,想来等完全长开后,还可以再长一些。

 年轻俊武的样貌,一身战场的杀伐之气,再配上副将的战甲,让赵封更显威严。

 而在点将台之下。

 六万大军矗立。

 一眼扫去。

 层次分明。

 五个万将统领麾下各军,已经完成了对降卒的整编,每一个万将营都已经超过了一万军的界限,每一个万将营有着一万三千军。

 而多余的那些兵卒皆是降卒整编。

 随意目光一扫。

 就可看到那些降卒与锐士的区别。

 降卒并无战甲加身!

 这,就是他们与军中锐士的区别。

 想要拥有战甲,成为带甲之士。

 首先就是脱离奴籍之身,然后杀敌立功,成为真正的拥爵锐士,如此才会得赐战甲。

 “渭城驻守将士何在?”

 赵封扫了一眼后,威声喝道。

 “风,风,风。”

 校场上四周,所有的将士齐声高呼道。

 只不过。

 这风喝声之中夹杂了三万韩降卒,他们的声音有气无力,已然完全丧失了士气,混淆其中之后,让这一支原本的精锐之军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而这一幕。

 让原本就不赞成整编降卒的几个万将更是有些不满。

 但点将台上,赵封却并没有在意。

 对于此刻整编的降卒而言,他们就是一群活着的行尸走肉。

 母国亡,无逃之地。

 虽整编为军,但已是奴籍。

 这对于他们而言,已然没有了未来,又怎会有战力和斗志。

 “好了!”

 赵封一抬手。

 那风喝声逐渐平息了下来。

 “从现在开始,本将的话,全军复诵。”

 赵封正色开口道。

 在点将台周围的一百亲卫立刻齐声领命:“诺。”

 “本将赵封,奉命镇守渭城。”

 “在以往惯例下,降卒不会有整编之机,皆会被发配北疆修筑长城,贬为奴隶修建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