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秦战神再次出手!(第2页)

 “手握兵权,自然是那些公子争先拉拢的对象,这一点小婿明白的。”赵封笑道。

 “参与争夺储君此乃为人臣之大忌。”

 “无论站对与站错都是万劫不复。”

 “所以你一定要慎重对待,不论哪一位公子拉拢都不可理会。”王翦沉声告诫道。

 “恩。”赵封点了点头。

 说实在话。

 王翦实则不知道。

 秦始皇的那些儿子一个个都是歪瓜裂枣的,赵封一个都看不上。

 仁厚谦让的扶苏,迂腐可见。

 而他还是秦始皇的儿子里最好的一个,从而可见另外那些公子的性格了。

 当然。

 最差的还是那十八子胡亥,赵封都佩服他有胆子来找自己。

 一个屠灭了所有兄弟姐妹的傻子,一个让秦皇绝嗣的傻子。

 于国,于亲,于父。

 这胡亥都不是好东西。

 如若死后的秦始皇知道胡亥的所作所为,只怕都会从土里冲出来将这个逆子大卸八块了。

 “大秦武将之中,可有人参与党争?”赵封好奇问道。

 自己岳父可是位高权重的上将军,有关于朝中的许多秘密自然也知道。

 “唉。”

 王翦叹了一口气,目光幽幽的看向了北方:“蒙家,或许已经做出选择了。”

 听到此话。

 结合历史。

 赵封自然立刻明白了。

 “蒙家,选择了扶苏。”

 “历史上的蒙家也是如此。”

 “在扶苏被胡亥给害死后,蒙恬也被胡亥给处死了,北疆的蒙家军也被打散,当然现在也并不是叫蒙家军,而是北疆大营。”

 “蒙家一门,可惜了。”赵封暗暗想到。

 “岳父对于以后有何打算?”赵封有些好奇的问道。

 历史上的王翦就是一个善于保全自身的人,哪怕出征在外,统领大军,每过一段时间就向秦王要赏,这便是自污,让秦王明白他没有野心。

 而则在之后,王家的威望达到了鼎盛也并没有参与党争。

 “王家,只忠秦王。”

 “现在忠于大王。”

 “未来忠于大王的继承者。”王翦沉声道。

 “如此的确是最稳妥的。”赵封点了点头。

 这也难怪历史的王家能够在胡亥与赵高下存族,之后是因为秦末乱世才被灭了。

 王翦的蛰伏存身之道的确是可行。

 “原本我还担心你会参与其中()

 ,毕竟你还年轻。”

 “你如今不仅仅是大秦的主将,还是我王家的女婿,你也无形代表了我王家了。”王翦拍了拍赵封的肩膀,笑着道。

 “岳父大人你就放心吧。”

 “这种事情我不会参与的,而且不论是扶苏还是胡亥,他们还不配。”赵封淡淡一笑。

 此话一落。

 王翦表情一变,又深深的看了赵封一眼。

 话到了嘴边,想要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如今晋阳已破,明日我可率军出击了吧?”赵封询问道。

 “你有何想法?”王翦问道。

 “无他。”

 “以最快的速度攻占赵国城池。”赵封当即道。

 “再等十日吧。”王翦说道。

 “为何?”赵封不解的看着。

 “你麾下堪堪五万锐士,在半月前我就上书大王,请求调拨新兵,如今已经在路途了,十日内必至。”王翦说道。

 赵封眼前一亮,立刻问道:“多少新兵?”

 “你这小子难道不知道一个主战营多少人?”王翦瞥了一眼,没好气的道。

 “五万新兵?”赵封试探的问道。

 “整整五万,并且已经经过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至于之后就让他们在战场上磨炼吧。”

 “而且大王也给予了你统领主营军号,蓝田大营第四主战营。”王翦一脸郑重的说道。

 “末将领命。”

 赵封也是当即回道。

 随即。

 赵封也没有在军营门口久留,而是归于军营宣布新兵入营之事。

 “赵封,唉。”

 “他这性格似乎对王权毫无敬畏之心。”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也不知道这对于我王家究竟是好是坏。”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这小子当初说要抢亲就看出他这性格不敬王权,如今更甚了。”

 “难道他真的以为凭借他那力量就能够与王权抗衡不成?”

 对于赵封。

 王翦是既欣慰有无奈。

 欣慰的是自己这个女婿当真是有不俗的能力,可无奈的是这个女婿对王权没有多少敬畏,唯一表现出对王权敬畏的时候就是加官进爵的时候。

 对此王翦也没有任何办法去改变,毕竟他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人。

 赵国,邯郸!

 “混账。”

 “晋阳怎会被攻破?”

 “怎会啊?”

 “颜聚是干什么吃的?”

 “寡人给了他二十万大军,二十万啊。”

 “镇守一个晋阳城,他竟然都守不住。”

 “寡人要他何用?”

 赵偃冲着大殿内的朝臣愤怒嘶吼道。

 显然。

 此刻赵偃已经收到了晋阳城被攻破的消息,整个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喘息着愤怒的粗气。

 “大王息怒。”

 满朝赵国大臣大声高呼息怒。

 此刻晋阳城被攻破,这些赵臣许多人的脸色也都变得难看起来。

 “大王,事到如今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

 “晋阳已破,唯有自燕国将大军调回,抵御秦国。”

 “否则,我大赵危矣。”赵佾当即站出来,大声请命道。

 “撤军?”

 赵偃咬着牙,脸上透出了一种不甘。

 但此刻。

 颜聚已经溃败了,他似乎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如今他赵国可用的军队只有来自燕国的三()

 十万,代地的二十万。

 “颜聚麾下还有多少可战之军?”赵偃还是有些不死心的问道。

 “回大王。”

 “如今晋阳情况还不清楚,颜聚将军率领残军向着耒阳城方向撤去了。”

 “但显然麾下残军已经不到十万了。”郭开站出来禀告道。

 “不到十万了。”

 “颜聚,你太让寡人失望了。”赵偃又忍不住骂了一句。

 “大王。”

 “晋阳乃是我大赵的壁垒,城破之后,我大赵壁垒已破。”

 “而且事先大王将镇守各处的郡兵都已经调集晋阳,在晋阳内的诸多城池都没有郡兵镇守,秦军攻克必无可匹敌。”

 “唯有趁着颜聚将军还有余力防守,趁机将燕国的大军调回,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赵佾再次大声说道。

 而这一次。

 赵佾也不再是孤军奋战。

 “臣附议。”

 “如今国之危机,必须要以护国为本。”

 “请大王下诏从燕国撤军。”

 “若不撤军,我大赵危矣。”

 朝堂上许多大臣也是纷纷开口道。

 这些人当中不乏宗室,还有一些中立的朝臣,他们都是赵国的权贵,为了各自的利益,不得不出声。

 如果真的亡国了,那他们的利益就成了笑话了。

 他们都知道。

 如果赵国亡了,他们兼并的土地都将被秦国控制,继而分配给拥爵的锐士,这也是为何当初诸国要合纵伐秦的原因,因为秦国对他们士族的威胁太大了。

 为了利益,不得不联合。

 但如今秦国大势已成,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

 看着大半个朝臣都附议撤军。

 赵偃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因为这一次真的不得不撤军了。

 他想要成为开疆拓土之君的梦想,破灭了。

 “燕国近五成的疆土都落入了寡人的掌控,难道真的要撤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