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王翦:大王又在给赵封铺路了!(第2页)

 王绾身体一颤,就好似被一头凶兽给盯上了。

 他不敢再看,只能低下了头。

 “老东西。”

 赵封低声骂了一句,也没有再理会。

 阎庭已经出手了,只待有了足够的证据,赵封会玩死他的。

 “如今魏国已亡,疆域已全部为我大秦执掌。”

 “对于魏地治理,不知诸卿可有人选举荐?”嬴政俯瞰朝堂,威声道。

 “启奏大王。”

 “臣举荐上卿王文。”

 “作为相邦之子,王文处置政务了得,足可治理一方。”

 淳于越直接站起来举荐道。

 “父王。”

 “儿臣倒是有人选。”

 胡亥直接转过身,对着嬴政一拜。

 嬴政没有说话,平静的看着胡亥。

 “臣举荐胡举大人,论官位,他官拜上卿之职,绝对可担当大任。”胡亥大声说道。

 扶苏此刻站了出来:“胡举大人或许有些才能,但相比于蒙毅大人还是有些不如,儿臣举荐蒙毅大人担此要职。”

 “臣,举荐上大夫姚贾。”李斯站出来,则是十分沉稳的喊道。

 一时间。

 在这朝堂上都有着不少人举荐。

 毫无疑问。

 在这個时代。

 官吏几乎都是出身于大族,或者是大族所养。

 寒门,平民,几乎不会有太多出头的。

 当然。

 大秦首先打破了这一点,军功制就是打破这一点的根本。

 只不过军功制打破的只有军队,并没有文臣所主导的官场。

 才学。

 并非是战场搏杀能够获得的。

 想要改变这种格局,任重道远。

 “果然是派系林立啊。”

 “都在争啊。”

 赵封则是默默的看着这一幕,带着几分看戏的心态。

 如同昔日治理韩地,治理赵地一样。

 治理魏地也是一样,是大功一件。

 看着这喧闹的朝堂,嬴政并没有任何的波澜。

 只是当这一声声举荐之声都停下后。

 嬴政这才缓缓开口:“都举荐完了?”

 目光扫过。

 朝堂上的大臣都不再出声。

 这就是真正君王的王道所在。

 朝臣争吵再如何,真正的决策之权还在秦王之手。

 在这王权至上的时代,臣子能做的就是提议,启奏。

 “赵封。”

 “对于魏地治理人选,你可有人选?”嬴政看向了赵封问道。

 忽如其来的一问。

 让赵封都有些莫名其妙。

 满朝文武的目光再次全部落在了赵封的身上。

 “回大王。”

 “臣乃是武臣,并不通晓文臣治理之事。”

 “举荐何人还是询问诸位大臣吧。”赵封则是抱着拳,平静回道。

 “正因为你是武臣,对于有能力的官吏更是清楚,所以孤就让你来举荐。”嬴政沉声道。

 听到这话。

 原本举荐亲信的那些人眼神立刻就暗了下去。

 但整个朝堂之上,真正知情的一人或许只有王翦。

 “大王这是在为赵封铺路了。”

 “在军队之中,赵封如今的声望已经无人能及。”

 “但是在朝堂之上,赵封并没有太大的声望,大部分朝臣都是扶苏与胡亥的支持者。”

 “大王这是让赵封安排他的人去立功,他日也是在朝堂上有其班底。”王翦心底一片了然。

 他自然是明白嬴政的意思是什么。

 毕竟是开卷考试。

 王翦如若这都猜不到,那就是愚蠢了。

 “大王真的要臣来举荐?”赵封笑了笑,又问道。

 “君无戏言。”嬴政一笑。

 “那臣想来,倒是有一个人合适。”

 “不知大王对沙丘郡可有印象?”赵封开口道。

 “自然。”嬴政随口道。

 曾经的沙丘郡或许只是大秦帝国内一个小郡罢了,但有了赵封的出现,如今沙丘郡已然是天下闻名。

 知道赵封的都知道他来自沙丘郡,沙丘因赵封而扬名。

 “原沙丘郡守严兵,治理郡城了得。”

 “在年前被调入来了赵地为韩非大人副手,对于政务有处置之能。”

 “臣举荐严兵抬手担任治理魏地主官。”赵封当即说道。

 既然让他说了,那赵封也就不矫情什么了。

 反正人是举荐了,大王准与不准予就看他了。

 毕竟。

 在这朝堂之上。

 在天下官吏之中。

 除了韩非以外。

 赵封最为熟悉的也只有严兵了,而且严兵已经表明了对自己的投效之意,那赵封自然是要安排自己人上去。

 毕竟治理魏地成功也是大功一件。

 他日归于秦都,不说入九卿,但也必然可以官拜上大夫,上卿。

 “既是赵卿举荐。”

 “孤,允了。”嬴政当即开口道。

 听到嬴政这一声。

 王绾却是有些急了:“大王,这郡守从未听过,也不知才能如何,是否还需慎重考虑一二。”

 “臣附议。”

 “魏地乃是重中之重,臣以为还是理当考虑朝堂重臣为好,地方官吏或有功绩,但终究还是资历不足啊。”

 “此事,还需慎重考虑。”

 刚刚那些举荐的朝臣纷纷站了出来。

 对此。

 嬴政扫了一眼,根本没有理会他们的话。

 只是沉思了一刻后,道:“扶苏,胡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