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避实击虚(第2页)

 郭嘉沉吟一会儿后,灵光一闪的说道:“我有一计,我们集中兵力攻打西门的何曼部,他的部队数量最少,我们应该避实击虚,在南门与北门的贼寇还未反应过来时,可以一战而破之。 

 何曼部被剿灭后,得到消息的其余三贼必定胆寒,他们撤退的可能性非常大。 

 即使不愿意撤退,我们立刻兵马二路,对南门与北门的军队进行围而不攻,时间一长他们必定对我们严加防范而疏忽于许氏坞堡。 

 到时候我们暗中联络许氏坞堡的首领,对贼寇内外夹攻,必定大获全胜。” 

 “哈哈,不愧是郭奉孝,此计大妙!”旁边的夏侯渊喜形于色的说道。 

 王猛知道郭嘉善于出奇计,但是奇计的背后往往是风险极高。 

 当时曹操刚刚平定河北,消灭袁氏,正常来说应该休养生息,巩固河北各郡之地。 

 不过袁绍的两个儿子袁熙、袁尚逃到了辽西乌桓处。 

 这里因为河北动乱,幽州、冀州官吏百姓奔逃到乌桓的有十万多户。 

 袁氏兄弟企图借助这些汉人与乌桓的力量再次与曹操抗衡。 

 曹操非常担心北方边境的安宁,思考是否应该讨伐乌桓,将袁氏兄弟赶尽杀绝。 

 曹操麾下的诸将大部分都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乌桓拥有地理优势,而且以逸待劳,袁氏兄弟乃丧家之犬,他们自身已经没有了价值,乌桓不会支援他们。 

 曹操除了担心北方的乌桓,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担心南方的刘表趁机北上,因为刘备已经在南阳的新野站住脚了。 

 这位在他心中与自己等量齐观的英雄,即使一辈子被他追得鸡飞狗跳,却仍然老兵不死。 

 结果,郭嘉力排众议,他认为刘备虽然有能力,但是刘表并不完全信任刘备,不会给他兵源上的支持,单凭刘备那几千人也翻不起什么浪来。 

 而乌桓认为我们离他们太远,不会攻击他们,因此只要我们兵贵神速的出击,必定大获全胜。 

 况且袁绍这些年对北方的乌桓素有恩义,只要他的子嗣还留在乌桓,一定是个巨大隐患,不可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