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旗鼓相当
第521章 袁绍:我就是这个时代的刘秀(第2页)
其三,汝南境内虽然多是平原地带,但是河流众多,我们现在只是占据颍河以东,可以依靠骑兵的高机动性,在平原上快速支援。
一旦占据整个汝南,长线拉得太长,淮南遇到危机,汝南的守军支援淮南,既有平原地带,亦需要准备船只渡过汝河、颍河等众多河流,支援速度会减缓许多,不利于我们的救援。
其四,我们的实力目前来说还不足以占据整个汝南郡,毕竟这里是天下士人之乡,豪族与世家大族太多,极难管理。”韩信抽丝剥茧般的解释道。
祖郎、蒋钦尽皆拜服。
韩信确实没有说错,原本历史中,与汝南、颍川同为士族之乡的南阳郡,无论是刚开始的袁术还是后来的刘表,都无法彻底掌控。
因为这里传承百年的世家大族,地方豪族比比皆是,而且许多家族世代联姻,关系错综复杂。
作为四世五公,这个时代的顶级高门袁术都失去了本地世家大族的选票,最终被踢出了南阳。
刘表得到南阳后,这位士族中的“八俊”之一,又是皇室宗亲,仍然无法彻底掌控住南阳,刘表只能将南阳先是划给张绣,后来又让刘备驻扎在南阳郡的新野,帮自己守住荆州的北大门。
士族中的自己人都无法彻底掌控南阳,张角、韩信等出身普通之人自然更加难了。
多年后的襄樊之战,随着关羽威震华夏,南阳、汝南、颍川三大士族之乡,响应关羽,反对曹操的势力此起彼伏,许多豪门世家暗中出手,谋划一切,只是随着孙吴方面背刺荆州,最终没能成功罢了。
…………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三月十六。
魏郡,邺城。
自袁绍导演汉末外戚官宦内斗,最终两败俱伤,以他们汝南袁氏为首的士族集团即将接手朝廷大权时,董卓突然带领西北大军杀入洛阳,摘了他们士族集团的桃子。
随后董卓废皇帝刘辩,另立汉灵帝小儿子刘协为帝。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袁绍明白董卓掌握朝中大权后,必定会打压作为士族之首的汝南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