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改变历史的小人物

 原本历史中,蒯氏兄弟不但是刘表麾下的首席谋士,更是他的合伙人,可以说没有荆襄豪族蒯氏与蔡氏的鼎力相助,单马入宜城的刘表几乎不可能如此迅速的掌控荆州大权,要知道这片土地远离中原,这数百年来,繁衍出了无数本地豪族。 

 即使后来得到荆襄豪族相助的刘表,仍然陷入到了荆州的内乱之中,特别是荆南四郡。 

 官渡之战时,作为袁绍盟友的刘表曾经得到袁绍的求援,希望他能进攻曹操的后方,当时曹操的主力大军全部北上与袁绍相持于官渡,虽然刘表麾下的谋臣武将大都不同意奇袭许昌,因为曹操代表的是朝廷。 

 你攻打许昌,不就是谋反吗? 

 但是刘表却并不这样想,皇帝早已经被曹操架空,他进攻许昌是解救皇帝,扶大厦于将倾。 

 将来大汉若是复兴,他也会成为汉室的中兴之臣,名垂千古,然而一个长沙的小人物却改变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名小人物乃桓阶,出身长沙桓氏,早年当过郡守的功曹,孙坚担任长沙太守期间,举荐桓阶为孝廉,桓阶因此被朝廷相中,进入京城担任尚书郎一职。 

 后来父亲去世,桓阶返回家乡奔丧,正逢孙坚与刘表军激战后,战死。 

 因为孙坚的举荐之恩,桓阶便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拜见刘表,请求为孙坚送丧。 

 刘表被他的义气所感动,让他带走了孙坚的尸首、灵柩。 

 桓阶为父亲守孝完后,当时天下大乱,朝廷被李傕郭汜把持,桓阶于是留在本郡,为长沙太守张羡做事。 

 官渡之战爆发后,刘表原本力排众议想支援袁绍,得到消息的桓阶立刻劝说长沙太守张羡道:“举大事者不以仁义为本,就没有不失败的。齐桓公率领诸侯尊崇周天子,晋文公追杀叔带又收留周襄王皆是仁义之举。 

 如今袁本初依靠强横的实力,进攻中原,违背了仁义的道理。刘景升不但没有看出这个道理,反而助纣为虐,帮助袁绍进攻朝廷,这是自取灭亡啊!还望大人一定要深明大义,明辨是非,保全福运,远离灾祸,切不可与他们同流合污。”